1. 首页 > 12生肖 > 文章页面

和尚会算命吗 算命是骗人吗可是实际证明他们给我算的基本都对呀

网上收费算卦的是不是骗子

本文目录

算命是骗人吗可是实际证明他们给我算的基本都对呀...儒林外史人物关系表为什么要用算命来骗人呢

给你找个揭露过去算命的骗人的文章。你看看吧。就不会有疑问了。

另外再给你支个狠招。

算卦说我有血光之灾我没信,一次喝醉被7人围殴,头部受伤住院了

你带个棍子去找他,让他算算你会不会扁他~

说不会,就揍他,算的不准。

说会,还扁他,说他算的准,给一块钱相钱走人~

“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星四卜五地舆,惟有相家排第六,七书八画九琴

棋。”这是江湖流传的四句诗,说的是江湖有九流人物。他们本来大都并非

卑下之流,但后来渐有些人假托名义,欺世骗人,产生出一批批江湖骗子。

旧社会有所谓“江湖十二相”,就是:“京”、“皮”、“朵”、“目”、

“柴”、“马”、“离”、“降,、“风”、“火”、“随”、“谣”,其

中除“皮相”有些确能以真实技术替人治病,“离相”以杂技谋生外,其余

都是骗人勾当。

就以“京”、“目”二相来说吧,“十二相”口诀云:“‘京’背长庚

算八字”,“‘目’为相法看麻衣”,都是算命看相的行当。以算命看相骗

人糊口者固然比比皆是,但江湖骗子的骗人却不同一般,他们有师门真传的

“法”去行骗。

“法”是指大相士、大神棍们必读的秘本,名叫“英耀篇”。“英”就

是家底、身世的意思;“耀”就是用非常高明的手法去取得的意思。合起来

就是:怎样运用高明的手法去使对方吐露自己的家底和身世。“秘本”全文

700多字,主要词句全是用江湖黑语代替。劈头第一句便说:“一入门先观

来意,既开言切勿踌躇。”接着,便根据人们心理一般规律,分析说:“父

亲来问儿子,是希望儿子富贵;儿子来问父母,必然是父母遇着什么不幸的

事情。妻来问夫,面上露出一片希望神气的,是想丈夫富贵腾达;面上露出

怨望神色的,必然是丈夫好嫖好赌,或者是宠爱侍妾。夫来问妻,不是妻子

有病,就是她没有养育儿子。读书人来问,主要是求功名富贵;商贾来问,

多数是因为生意不旺。”

“秘本”第二部分,是从人们的外表、谈吐、性格,来分析他们的意愿、

心理状态,以及可能遭遇的命运等,译成一般语言就是:即使是最自鸣清高

的和尚道士,他们心里仍然忘不了利欲;但那些做大官的人物,即使心里很

贪恋禄位,却喜欢谈论归隐山林;刚刚中了举人、进士或新做官的人,他们

的欲望极大,而且趾高气扬;而那些长期潦倒或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希望

很低,不会有远大志向;聪明之子,他们高不成,低不就,左碰右碰,结果

常是穷困贫苦;百拙之夫,他们希求不高,上司喜欢他,那饭碗倒可以长期

保持;皮肉幼嫩而形容枯槁,衣服寒酸却穿鞋踏袜,多数是破落户;粗拳大

爪而意气自豪,衣服朴素但带着金玉饰物,必然是个暴发户;满口“对,对,

对”,会是个有权势的人物;连声“是,是,是”,他的职位、身世一定很

卑微;面带愁容心神不定的,一定是家中发生不幸事;但如果言辞闪烁、故

作镇定的,必然是他本身的丑行败露了。

“秘本”的第三部分讲方法,即如何套取对方的家底、身世,归结为“敲、

打、审、千、隆、卖”六个字。“敲”就是旁敲侧击;“打”就是突然发问,

使对方措手不及,仓卒之间吐露真情;“审”就是察貌辨色,判别真伪,由

已知推未知;“千”就是刺激、责骂、恐吓,向要害打击;“隆”就是赞美、

恭维和鼓励;“卖”就是在掌握了对方资料之后,从容不迫地用肯定的语气

一一摊出来,使对方惊异和折服。“秘本”指出,六个字须配合使用。它说:

“敲其天(父)而审其比(兄弟),审其一而知其三。”“急打慢千,轻敲

响卖。”“一敲即应,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应,何妨拨草以寻蛇。”最

重要的是“千”、“隆”二字,“秘本”反复指出:“十千九响,十隆十成”,

“无千不响,无隆不成”,“先千后隆,无往不利”。

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行骗呢?江湖骗子常举这样的事例来教育自己的

徒弟。比方说,有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男子跑来看相算命,他外穿一件七八

成新的文华绉长衫,里面却是一套质地很好却已陈旧的熟纱衫裤。入门后迟

疑了一下,望望四周没有熟人,这才放心走入。他手尖脚细,皮肤细嫩,面

色憔悴,两眼无神。问他算命还是看相,他问清价钱之后,答道:“先给我

看看气色吧。”这个青年男子的行藏动作,就等于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告

诉了相命先生。他衣着称身但破旧,手尖脚细却愁苦,表明他是个“二世祖”

之流的人物,三两年前还很豪阔,但近年破落了。青年男子总喜欢三五成群

前来看相算命,而此人反常,只有两种可能:或是他心中有不可告人之营谋,

或是他破产之后,穷极无聊,独自闲荡。他若不是前者,就要考虑后一种可

能了。而一般人破产原因不外三个:一是生意失败,一是意外灾祸,一是自

己挥霍无度,好嫖滥赌。“二世祖”们破产的原因,十之八九是由于第三种。

只有那些不久前还在花厅妓馆称豪充阔的纨绔子弟,穷死也要留回一两件光

棍皮来遮门面;也只有这种人,穷了就失掉平日那班狐朋狗友,才会独个儿

游荡,怕见从前的阔少。从他破产的原因,又可以“推”出,他可能幼年丧

父,有兄弟也不会多。因为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或有兄长当头,就断不容许

他把那份家产花光。只有那些自幼丧父的“二世祖”们,在慈母的溺爱和纵

容下,才会养成这种挥金如土的寄生虫习性。

虽然如此,有经验的相命先生,还不敢贸然“落千”,仍然要“敲”个

清楚,“审”个明白。首先用“我看你满面晦暗之色,怕你在这一两年内会

有大丧,你还有母亲没有?”这一类的话来“敲”他的父母。如果对方答:

“母亲去年死了。”那就“响卖”一下:“我看得对吧,你这一两年内真是

丧了母亲吧。”跟着就打蛇随棍上,“打”他一下,突然问道:“你父亲死

了多久?你几岁没有父亲的?”对方如果答:“他在我五岁时死了。”那又

可以再“响卖”一下:“额角岩巉(高的意思)先丧父,你额角这样岩巉,

当然幼年丧父呢!”跟着又“打”:“你是长子吧?”对方如果答“是”,

那他有多少兄弟就可以“审”出来了。试想,他居长,五岁丧父,难道会有

五六个兄弟吗?于是又可以“卖”一下:“我怕你没有兄弟,有也不超过一

两个,而且不和,是不是?”这些情况都探清楚了,就可以落“千”,先“千”

他的潦倒,再“千”他那班狐朋狗友如何忘恩负义,又“千”他的亲戚朋友

怎样冷落他抛弃他。这些话,不仅对这个败家子合适,对一切家产衰落的人

都适合,当然能够句句“千”中这个青年男子的心灵。所以“秘本”说“无

于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千”只能灵得从前那一半,要连未来也灵验,就非“隆”不可。

因为“隆”可以发生两种作用,一是给对方目前以精神上的安慰,二是对其

未来命运的预言与暗示,常会发生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对方的前途。所谓

“隆”,并不是盲目赞美,而是结合对方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其前途作出适

当的暗示并加以鼓励。这个“二世祖”,他读书不成,仕途无望;也没有胆

量去投军就武;从事工商业恐怕连本钱也筹不出。如果你预言他将来可以成

为大官巨贾,结果只有完全失败。但如果你叫他痛改前非,下气低头去谋个

店员位置,勤俭地生活,他也许能办到。你要根据他的可能对他的前途作出

暗示,你的预言才能灵验。所以,江湖骗子特别注重这个“隆”字,他们有

一整套经验:如果是太平盛世,你就要多鼓励资质好、有条件的人去应科举

试或从事工商业;如果是乱世,就要多鼓励够胆识、够豪爽的人从军就武,

或是捞偏门(即承办烟赌,以及走私等)。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弊。你教一

千人一万人这样做,说他们将来一定发迹,他们一定很高兴,就替你吹嘘,

这是你目前的收益。如果其中有三五个人将来果真成了富商巨贾,即使不来

重谢你,也会替你宣扬,夸你灵验。有这么儿个有权有势的人替你撑腰捧场,

你就享受不尽了。至于那些捞不起的人,也不敢说你不灵,因为你替他相命

时,早已埋伏了好几手,例如说看他们家山风水如何?祖宗阴德怎佯?等等。

他们不发迹,只好怨自家风水不好,祖宗德薄。至于那些在战争中战死的人,

更没有生口对证,还怕他说你不灵验!

许多江湖骗子,就是靠这样的伎俩欺骗世人、享名一生的。

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后又考中举人。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5、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严贡生畏罪而逃。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钱赔偿的赔偿,打点的打点。

6、严监生病故。赵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议如何发送,严监生的大哥严贡生科举回来,却不顾弟弟的死,不仅不安排丧事,反倒为了儿子的亲事去了省城。赵氏的儿子后来又病亡,王德给严贡生写信让其回来,商议立嗣的事。此时严贡生在省城接亲。

7、范进去拜见恩师周进。因范进要去山东任学道,周进叮嘱范进到山东后关注荀玫使其进学。其时荀玫已同王惠共同考中。两人遇到了算命先生陈礼,并为王惠的前途算了一卦。

8、王惠回省城后,正遇朝廷下令补南昌知府缺,于是上任。到南昌后,故意不肯接印,直到蘧太守送了银子才正式就职。后来宁王反叛,攻下南昌,王惠降顺。

9、娄公子两人回省城的路上,看到了为其家族看坟的仆人邹吉甫的儿子邹三,自言在附近住。娄氏公子于是进家看望。席中得知杨执中因替人管账有亏空,被下了监狱。娄氏公子决定救人。回到家后,叫家仆晋爵带银子去县里讲清,摄于娄府的家威,知县放了杨执中。

10、娄氏公子二次仍未找到杨执中,返回途中遇到了鲁编修。谈到杨执中时,鲁编修不以为然。几日后,陈礼来访。此时蘧公孙住在娄府,陈礼是为鲁家的女儿提亲。蘧老太爷来信让娄氏公子酌情办理。按鲁编修的意思,蘧公孙入赘鲁家。择吉日,办了婚事。

11、婚后,鲁小姐才貌双全,而蘧公孙的文采学识很一般,却也无可奈何。邹吉甫来到娄府,又谈到了杨执中,决定再次去拜访。见面后,相谈甚欢。

12、娄氏公子正要去拜访权勿用时,新到任的魏老爷来访。看到琐事繁多,杨执中建议让仆人带书信去请。途中仆人了解到权勿用是个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人。写了两封书信权勿用才来到娄府。并带来一个侠客。

13、蘧公孙遇到开办帮人补习学问的课堂的马纯上,听他大谈升学的窍门,很受启发。娄家的仆人宦成与蘧家的丫鬟双红私通,带着原先王惠丢在蘧老太爷家的箱子跑了。

14、经过讨价还价,马纯上出了92两银子,并替蘧公孙写了给双红赎身的文书,方把赃箱取回来。而差人则拿了其中的大部分银子。宦成与双红远去他乡。事情理清后,马纯上去了杭州。到杭州后,一连几日,四处游玩,直到在丁家祠遇到了一位“仙人”,名叫洪憨仙。

15、仙人了解到马纯上当前窘迫,有意周济。给了几块黑煤,马纯上带回家中用火一炼即成了银子。仙人又请有钱的胡公子出银万两,用以准备炼丹的物料,说是四十九日后即可练出“银母”,到时可点石成金。随后,仙人却“驾鹤西去”。

16、因匡超人的三叔要强占他父亲的宅子,一病不起,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匡超人回到家后,尽心尽力服侍父亲,安慰三叔。并拿马纯上给的银子做个小买卖,以补家用。村里失了火,匡超人一家被迫搬到了租屋。一次知县路过,见到匡超人辛勤读书,很是赏识,自助银两命其去考试。结果连续考中,直至中了举人。

17、匡超人进学之后,连续拜望了老师。不久,父亲病逝。不知什么原因,知县被革职摘印,但百姓拥戴知县,围了省里的官员。上面派人捉拿带头的人,连累了匡超人。匡超人到杭州避祸。结识了民间的贤士景兰江及他的一帮朋友。这些人经常相聚作诗。

18、匡超人寓居的文瀚楼主人让他帮忙选编-些文章,马纯上当初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只用了七天,也因此得到了一些酬劳(选金)。景兰江带匡超人通过胡缜(胡三先生)的生日认识了一些新的文人朋友。他们一起举行诗会,但有的人的文采着实一般。去省城举行诗会的当天晚上,因醉酒而夜行,被巡夜的官员拿住。本篇体现了大财主的儿子胡三公子的吝啬、文人的虚假才学及酒后的丑态。

19、匡超人见到了潘老爹的弟弟潘自业,他很爽快,头脑灵活,专替人解决难题挣钱。大户人家的丫头荷花逃跑,被官府拿住要送回原籍,被胡姓财主看中,愿出二百两银子。

潘三通过各种关系,疏通官府,把事办成。施美卿想把弟媳卖与别人,却误把妻子送了出去,对方不退,施美卿告了官,但又没卖弟媳手续,欲出些银子了却官司,潘三同样把事办成了。金东崖的儿子想考学,但没有学问,想出银五百两找人替考。经过潘三仔细筹划,由匡超人替考,并顺利考中。

匡超人也因此得到了二百两银子,因此买了房,并由潘三保媒,介绍郑老爹的女儿成了亲。匡大给弟弟来信,让其去温州应考,考中。同时,他的老师,乐清县知县被诬陷一事,核实释放,并升官至给事中,给匡超人来信,邀请过去。潘三终于作案太多被拿下监。

20、匡超人找到了老师,老师欣赏他的才学,要把外甥女嫁给他,他谎称未婚,就成了亲。一次回浙江办事,顺便到家看望,不想妻子因不习惯乡间生活,病逝了。旧友景兰江找到他,要他去看望在监狱的潘三,因他与潘三的案子有染,推脱说因是为朝廷效力不能去看望犯人。

办完事后,他回京的船上,遇到了牛布衣。并向他们吹嘘自己的才学高超。牛布衣在芜湖县住在庵里,不幸病亡。死前请老和尚给他料理丧事。和尚及众邻照办不误。体现了匡超人做官后,不顾结发妻子之情、不念旧友情、好吹嘘抬高自己的丑态。

21、牛浦郎在庵里读书,认识了老和尚,趁老和尚不在时,偷看了牛布衣留下的个人诗集,因是同姓,就想冒名牛布衣,因此改名牛浦,字布衣,自刻了手章。卜老爹有个外甥女,母亲已亡,父亲常年在外经商,与牛老爹商议嫁与了牛浦郎。

牛浦郎不善于经商,自接手爷爷的杂货店后,日益亏空。牛老爹知悉后上火,病亡。亲家卜老爹年岁已大,办完了牛老爹的丧事后,随之而亡。老和尚的弟子做了九门提督,差人接了老和尚去京,留下庵子让牛浦照顾。

22、因为牛浦冒名牛布衣,董瑛慕名前来拜访,为显出气势,牛浦让两个丈舅一个端茶倒水,一个收拾卫生。接待完后,互相埋怨不懂礼数,惹得卜信、卜诚把牛浦从家里赶了出去,自寻房住。牛浦无计可施,就想去投奔董瑛。在船上遇到了牛玉圃,因是同姓,虚张声势的牛玉圃认了牛浦为孙子。

后来在半路上遇到了牛玉圃的结拜兄弟王义安,吃饭时王义安被人臭打一顿,侧面反映了牛玉圃的人品。到杭州后,牛浦随牛玉圃去拜访万雪斋,在池塘边散步时,不小心掉进池塘,被牛玉圃数落上不得台面。

23、牛玉圃去万家时,道士向牛浦说了万雪斋的底细。万雪斋原是盐商程家的管家,后来自己做生意发的家,因此最恨别人提起此事。牛浦向牛玉圃说如果在万雪斋面前提起程明卿,就会要挟住万雪斋而得到更大好处,不料引起万雪斋的愤怒,将牛玉圃赶了出来。

牛玉圃迁怒于牛浦,找到他暴打了一顿。牛浦恰好遇到黄姓船家,因为说与董知县相好,得到了黄的敬重,并把四女儿嫁与了他。董知县升任到京,他不知道牛布衣已死,更不知道牛浦是假冒的,他向冯琢庵说牛布衣在甘露庵,致使牛布衣的妻子找上门来。

24、牛奶奶不知道丈夫已死,以为是牛浦害死了她丈夫,才冒充的牛布衣,于是告了状。但向知县以为只是同名,不予审理,发回了原籍去审理。上司认为向知县不务正业,欲参他,被戏子鲍文卿所救。鲍文卿回到南京,想找几个人成立一个小戏班子。

25、鲍文卿在街上游走,遇到一个修理乐器的老者,遂请到家中帮忙修理乐器。期间谈到倪老爹做了二十多年的秀才,家贫如洗,五个儿子已经卖出去了四个。最后一个也是难以养活,与鲍文卿商议后,两厢情愿,过继给鲍文卿,更名鲍廷玺。由此,鲍文卿带着儿子四处开班演戏。一日在街上遇到原来的向知县,已到本地升任知府,经知府介绍,将府上看门人王老爹的女儿许配给了鲍廷玺。

26、鲍廷玺的妻子王太太难产而死。向知府升任福建道台。鲍文卿因年岁太大,回到老家南京,到家后不久病重而死。戏班老师金次福来给鲍廷玺提亲,鲍老太太叫归姑爷打听女方的底细,归姑爷找到媒婆的丈夫沈天孚,沈天孚告诉他女方是一个泼辣的人,但有些积蓄,归姑爷就请媒婆沈大脚说和此事。女方王太太虚荣心极强,媒婆极力夸大了鲍廷玺的身家情况,王太太同意了。

27、婚后,因鲍家有个婆婆,丈夫也并非举人,也没有字号店,这些事实都显露出来,鲍太太脾气大发,气出病来。鲍老太太不堪忍受,在女儿及姑爷的建议下,把鲍廷玺夫妇赶出了家门。

鲍廷玺的大哥倪廷珠一直在苏州抚院姬大人那里做幕僚,来到南京时找到了鲍廷玺,给了些银子,叫他买所房子。因马上要去苏州,叫兄弟过几日去苏州找他,再给些银子做些生意。不料鲍廷玺到苏州后得知大哥已经病亡。幸巧在来时的路上遇到了季苇萧,就去扬州找季公子。

28、季苇萧此时正在娶二房亲。各名士纷纷来贺。鲍廷玺到来后,因为还要回南京,季苇萧托他给朋友季恬逸带封信。此时季恬逸在南京,身无分文。诸葛佑找他帮忙找一位选书先生,想共同刻书,以借此成名。季恬逸找到了朋友萧金铉,但萧金铉的学问并不高。只是为了挣诸葛佑的银子。三人找到一处僧庵做住所,开始安排刻书事宜。

29、恰遇僧官刚刚升任,要摆酒庆贺,众多朋友纷来捧场。诸葛天申(诸葛佑)在路上看到了杜慎卿,带朋友前去拜访。因杜慎卿在考试时得过头名,众人都很仰慕。杜慎卿留下众人吃了饭。杜慎卿没有儿子,决意纳妾。

30、季苇萧同杜慎卿相谈甚欢。杜慎卿谈起缺少一位知己,季苇萧有意戏弄他,告诉他在神乐观里一个才貌俱全的人,杜慎卿信以为真,去了后才知道是开玩笑,要找的人是来霞士,二来霞士是一个黑丑胖壮的道士。杜慎卿同鲍廷玺商议,召集众多戏子,要开莫愁湖湖亭大会,挑选色艺俱全的人。最后选出了前三名,分别是,郑魁官,葛来官,王留歌。

31、通过召开的戏子大会,鲍廷玺看到了杜慎卿的慷慨大方,就想借些银子重新建立一个戏班。但杜慎卿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堂弟杜少卿,说他是一个更大方的人,只要提认识杜老太爷,并高抬他,就可以向他借出银子。鲍廷玺去找杜少卿的路上,遇到了同去拜访的韦四太爷。

杜少卿果然更是慷慨,不仅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并且不畏权势,不去攀附本县知县,还在自身无钱的情况下,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

32、韦四太爷要回家,杜少卿送了一只玉杯,因平日慷慨施舍,家里没有银子使用,就叫管家王胡子卖了一块地,卖了一千多两银子。娄老伯的孙子要回去,杜少卿送了一百两银子,仆人黄大的房子倒塌了,杜少卿送了五十两修缮银子,臧三爷收了别人三百两银子,替人买秀才不成,人家索要银子,臧三爷怕吃官司,找杜少卿来借了三百两。

张俊民的儿子想考学,因为是冒籍,杜少卿出了一百二十两银子替他疏通关系,知县王老爷丢了官,没处住,虽然从未来往,仍然腾出一间屋子让他搬进来住;鲍廷玺见别人都能借到银子,终于开了口,说是要组建戏班子,也借到了一百两。娄老伯的病越来越重,回家前,叮嘱杜少卿要学会持家,出借银子要分人分事,有的人是来骗银子的,并不会心怀感激。杜少卿依旧大方如故。又卖了一块地。

33、杜少卿搬去了南京。众朋友纷纷前来拜访,杜少卿也回拜。杜老太爷的门生李大人要举荐杜少卿做官,杜少卿自知无才,又不愿受官场的束缚,装病不去。迟衡山同杜少卿商量为吴泰伯(周太王的儿子)建一座祠堂,以便传承传统礼乐,并向众朋友募集资金。

34、薛乡绅宴请众朋友,包括迟衡山、马纯上、蘧公孙、萧柏泉、季苇萧、余和声等人,杜少卿推病不去。期间高老先生大谈杜少卿没有做官的本事,将历代积累下的家产都挥霍空了。迟衡山同杜少卿去拜访庄绍光,商议建祠堂的事。庄绍光受徐巡抚举荐,要进京赴任。在客店遇到押解银饷的孙守备。同行。孙守备的马队遇到了响马,被孙守备的朋友萧昊轩用弹弓击退。

35、庄绍光应诏觐见皇帝。皇上大为赞赏他的才学,但是他不谙官场世故,得罪了太保,当皇帝要重用他时,太保说不适宜用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进学的人。于是皇上赐了银两及元武湖,允许他回乡著书立说。庄绍光回乡的路上,借宿到一老农家,不幸老农夫妇双亡,庄绍光花费银子安葬了。回家中途及到家后,各路官僚、乡绅因为他被皇上召见,纷纷前来拜见,庄绍光不堪其扰。搬到了皇上赐予的元武湖上。卢信侯随即到湖上来访,因为卢信侯收藏了禁书,被官府追来捉拿。卢信侯自首,一个月后,被庄绍光疏通关系救了出来。迟衡山、杜少卿来找他商议需找一个贤士主祭泰伯祠堂。

36、常熟有个虞博士五十多岁才中进士,为人极其忠厚,做了一系列善举:受朋友之托,到南京国子监后即履行诺言,给予武书以关照。储信和伊昭劝虞博士在春天时举行生日,以便收些礼金用来春游,被拒绝。虞博士的旧邻汤相公来找他,告诉他因缺钱用,把虞博士让他住的房子拆卖了,虞博士不但没有生气,还另给了银子让他再去租房住。应天府送来一个犯了赌博罪的监生,虞博士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与他同吃同住,过了几日就放回了家。因此,虞博士被选为泰伯祠堂大典的主祭。

37、虞博士带领众人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乡人围观。礼毕,蘧公孙见到了张铁臂,原来就是张俊民,从游侠变成了医生,张俊民见劣迹显露,辞别而去。

武书给杜少卿又讲了两个虞博士的善举。一个是虞博士监考时,发现了考生挟带小抄,虞博士不但不查,还替他隐瞒,并给考生留足面子,事后不承认查过。

一个是虞博士白白把丫头许配给严管家,严管家并不领情,要带丫头离开,虞博士给了十两银子的安置费。武书遇到了孝子郭铁山,因父亲曾随宁王反叛而隐居,郭孝子苦寻几十年后仍在寻找。

38、虞博士等江南名士凑了二十两银子,并给西安的朋友修书请于协助,资助他继续寻找父亲。郭孝子找到尤知县,尤知县赠与盘缠,并修书一封,命其到成都后可找好友萧昊轩资助。郭孝子一路风餐露宿,途中遇到劫道的木耐,劝说他归了正,并收为弟子,传授武艺。

到了成都后找到了父亲,已在庵里出家,父亲坚决不予承认。郭孝子在附近住了下来,每日做工给父亲送饭。郭孝子在西安时曾在海月禅林里住过,此时老和尚要去访问峨眉山,顺便看看郭孝子。路上遇到了劫道的赵大,因赵大以前被老和尚赶出过山门,怀恨在心,要害老和尚。一个卖酒的老妇人指了一条生路,让他去找附近的一个少年。

39、能救老和尚的这个少年是萧昊轩之子萧云仙,他跟随老和尚返回庵里,用弹弓射伤了赵大,背着老和尚逃出来。途中遇到了郭孝子,郭孝子的父亲已经病逝,郭孝子要被父亲的骨骸回到湖广安葬。正直番兵夺了青枫城,京里派平少保剿灭番兵。

萧昊轩叫儿子萧云仙去投军,以博取功名。投军的路上遇到了也要去投军的木耐,遂收了木耐同行。平少保命令萧云仙打头阵攻城,大军垫后,萧云仙用计潜进城去,配合大军里应外合,拿下了青枫城。

40、萧云仙留在青枫城休整被破坏的城池,开垦荒地,安抚百姓,兴修水利,又请教书先生给幼童教授知识。城池修好后,萧云仙向朝廷上报所花费用。但朝廷说有虚报,让萧云仙自行承担七千两。后来四川知府调走,新任知府提升萧云仙为守备,去南京任职。

船上遇到了曾在青枫城教书的沈大年,正要把女儿沈琼枝送到扬州嫁与盐商宋为富,未料到宋为富是纳妾,沈大年告状,由于宋家暗中疏通,沈大年被押解回常州,女儿私自逃到了南京。

41、武书与杜少卿在南京城遇到了庄濯江等人,庄濯江与杜少卿的父亲是旧相识,但却是庄绍光的族亲侄子。几个人相互拜访,游玩作诗。看到了沈琼枝的招牌后,前去认识。引来沈琼枝到杜少卿家的回访。此时,江都县差役来捉拿沈琼枝,沈只得随他们回去。回去的船上,遇到李老四带着两个妓女投奔汤老六。

42、李老四将两个妓女领到汤六老爷处,汤老六欣喜异常。汤镇台的两个儿子要来南京赶考,路过这里,堂弟兄汤老六接待。席间,两个公子大谈考场上的程序、排场。考完后,两个公子请戏班演戏,又找戏子饮酒作乐。汤二公子因与人争执,被脱光衣服关了起来。二十天后揭榜,均没考中。

43、苗民造反,汤镇台给两个儿子来信,嘱其尽快回家,协助平叛。在贵州,汤镇台按上级指示,出兵打败苗兵。但苗民首领别庄燕及降将冯君瑞脱逃,上司不看捷报,只关注苗首下落。臧四打探到别庄燕要来城中复仇的计划,汤镇台设计拿下了别庄燕及冯君瑞。雷太守上奏朝廷时使坏,汤总镇反被降三级,卸任回家。

44、汤镇台回到家后,见到汤老六不成气候的样子,十分生气,又看到两个儿子的学识太差,就想请教书先生。萧柏泉介绍了余有达,但因大公子汤由的傲慢无礼,余有达拒绝应聘。余有达的父母已过世多年,他与弟弟余有重因找不到好地,一直未葬。余有达去南京看望朋友,在与杜少卿谈论风水之事时,迟衡山劝解不可过于相信风水,还举出施御史家的例子来证明风水不可信。

45、身在南京的余有达接到了在家的弟弟的来信,令其暂时不要回家。原来,余有达在无为州曾收人钱财,帮助打了一桩人命官司,但用的是弟弟余持的名字。现在案发,差役去捉拿余持。余持以没有到过无为州为由,帮哥哥反复应付差役。打发了差役后,有人请余有达的堂弟余敷及余殷帮忙看风水,并请余有达及余有重作陪。余敷及余殷高谈阔论,余有达并不以为然。哥两个还是去找了张云峰帮忙择地及择日期安葬了已过世多年的父母。

46、余有达无事可做,就去南京拜访杜少卿,在杜家又遇到迟衡山、庄绍光、虞博士、武书等人,时值重阳,登高饮酒作诗作乐。余有重来信让大哥余有达回去,说是表弟虞华轩要请余有达教子读书。

因乡绅彭老四、方老六等依仗钱势,剥削小民,府里派季苇萧下来查问。唐二棒槌认准不可能是季苇萧,他以为要是真的来了,应该先去拜访彭老四、方老六等,而不是先来拜访虞华轩。事后证明确是季苇萧,显出唐二棒槌等人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心态。

47、成老爹来找虞华轩,说乡下有分田地,因方家作威作福,不想卖给方家,虞华轩答应要买。并要留下成老爹吃饭,成老爹说有很多事要办,并说后日方家要请他吃饭。虞华轩打听到成老爹在说大话,替方家做了一张假请帖送给了成老爹,戏弄了成老爹一回。

县里的节孝祠建好后,方家、彭家、余家、虞家都要送故去的女性老人的牌位到祠里。因方、彭两家势大,四里五乡的人都跟在方彭两家的队伍后面随队而行,包括虞、余两家的本家亲属。而虞、余两家送牌位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冷冷清清。方彭两家在祠里大摆筵席时,虞、余两家凑成一桌将就吃了点酒食。

48、余有达被选了徽州府学训导,到任后,六十多岁的老秀才王玉辉来拜。交谈中得知,王玉辉一直在著书立说,因而家贫如洗。王玉辉的三女婿病逝后,女儿也要殉夫,公公婆婆、母亲都苦劝,只有王玉辉赞成这么做,说是可以青史留名。三女儿绝食而亡,县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

葬了女儿后,王玉辉不耐烦老妻的整日哀愁,要去南京散心,余有达给他写信去找杜少卿、庄绍光等人。到了南京后,要找的几个人都不在,却遇到了老朋友的侄子邓质夫。他来南京帮东家卖盐。两人一起去看了南京的泰伯祠,不胜叹息虞博士在南京时的崇文风气。一个月后,王玉辉把余有达写的书信交给邓质夫,让他转交杜少卿等人,自己返回了徽州。

49、万里自称被保举为中书,万中书来访高翰林时,高翰林邀请武书作陪。高翰林看不起当时的迟衡山、庄绍光、马纯上等所谓名人,因为他们一直是秀才,不能考中举人。也看不起那些非通过正规科举渠道而靠保举取得职衔的人。因万中书补缺后就与高翰林的亲家秦中书是同衙,秦中书因此要在家中请他吃饭。席间,万中书被方知县带领差役锁走。

50、凤四老爹提醒几位朋友应去探寻捉走万中书的原因,管家去打探,但未搞清。凤四老爹自己去打探才搞清楚。原来是台州一名总兵被参,万中书受了牵连。但公文上说万里是秀才。在凤四老爹的追问下,万里才承认自己是秀才,借中书之名骗取钱财。本来官司不大,但若牵涉到假冒官职则事态严重。凤四老爹一心救人,叫秦中书托施御史等人保举一个真的中书官衔,如此在把万中书押解回台州后,再打官司就无大碍。

51、凤四老爹同府差押着万中书回台州。途中同船的有一名年少的丝客,受妓女的诱惑,被偷去二百两银子。凤四老爹教把船摇回去,找到了妓女,骗到了这条小船上来,叫丝客人去找她的丈夫把银子要了回来。到台州后,凤四老爹叮嘱万中书在受审时,把责任都推到自己的身上来,万中书照办。

大堂给凤四老爹用刑时,身怀武艺的凤四老爹接连崩断了三副夹棍而不招认。知府将情况上报。当时,案首苗总兵已经死在狱中,且牵连不大,就释放了万中书及凤四老爹。

52、凤四老爹到南京找朋友陈正公。陈正公借过他的银子。凤四老爹想把银子要回来做盘缠回家。到杭州时遇到了秦二侉子与胡尚书的八公子胡八乱子。逗留了几日。在胡八乱子家吃饭时,众人见胡八乱子脚功厉害,一脚踢断了马腿,就怂恿胡八乱子踢凤四老爹一脚看看,结果胡八乱子的脚趾头几乎折断。此时,陈正公与好友毛二胡子在南京贩丝。

毛二胡子接连介绍了两笔放贷的生意给陈正公,收获颇丰。后来因毛二胡子自己要盘一家典当行,银子不够,陈正公主动借与他一千两。待陈正公找到那家典当行时,毛二胡子已将店面转与他人。

这时,凤四老爹来找陈正公,并答应帮他要回银子。他们找到毛家当铺,凤四老爹徒手掀翻了他半间屋子,毛二胡子无奈,只得连本带利清还了欠银。

53、聘娘长相娇媚,喜好结交名贵。她舅舅给她介绍国公府里徐九公子的表兄陈四老爷认识。见面的前一日,陈木南与徐九公子闲谈,表达了妓女地位比戏子地位高的看法。陈木南来到来宾楼,聘娘很高兴,叫他与正在和她下棋的师父邹泰来下了十几盘棋。陈木南说日后若得官做,定替她赎身。

54、陈木南从聘娘处出来,来向表弟借银子。此时,徐三公子要去福建上任,徐九公子同去。因此耽搁了两日陈木南才借到银子。他回到来宾楼时,聘娘正在生病,需人参、黄连等名贵药材补着。陈木南的房东董老太劝他不要把银子花在聘娘身上,陈木南不听。

果然,陈木南再无银子可用时,聘娘就不再理他了。陈和甫的儿子也是个算命先生,为人混账,整日与丈人吵架。在一次争吵后一气之下出了家。出家后还与同行测字先生丁言志为了莺脰湖大会有无作诗的事大吵一回。

丁言志拿着仅有的二两多银子也想会会聘娘,被聘娘奚落出来。虔婆疑心聘娘私收了花钱,向聘娘索要。二人争执起来,聘娘受气不过,在延寿庵出了家。

55、万历二十三年,老一辈的名士逐渐故去之后,社会上崇尚文学的风气渐渐衰败下来。虽然也有琴棋书画的高手如荆元、王太、季遐年、盖宽等后辈出现,但空有满腹才学,却不得重用。只能在田间舍头艰难度日。

56、万历四十三年,水旱偏灾,百姓聊穷。河南道监察御史单扬言上奏朝廷说,是因为民间有很多有才学之士,朝廷不委以用,有才无处施展,积聚的怨气与天地合为一体,致使水旱成灾。因此请求朝廷深入民间调查,对于确有才学的,不论生死,均赐予学位,以梳理气息。朝廷采纳,对于文中出现的贤人名士,根据才情大小,分别给予了不同学位。

给你找个揭露过去算命的骗人的文章。你看看吧。就不会有疑问了。

另外再给你支个狠招。

你带个棍子去找他,让他算算你会不会扁他~

说不会,就揍他,算的不准。

说会,还扁他,说他算的准,给一块钱相钱走人~

“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星四卜五地舆,惟有相家排第六,七书八画九琴

棋。”这是江湖流传的四句诗,说的是江湖有九流人物。他们本来大都并非

卑下之流,但后来渐有些人假托名义,欺世骗人,产生出一批批江湖骗子。

旧社会有所谓“江湖十二相”,就是:“京”、“皮”、“朵”、“目”、

“柴”、“马”、“离”、“降,、“风”、“火”、“随”、“谣”,其

中除“皮相”有些确能以真实技术替人治病,“离相”以杂技谋生外,其余

都是骗人勾当。

就以“京”、“目”二相来说吧,“十二相”口诀云:“‘京’背长庚

算八字”,“‘目’为相法看麻衣”,都是算命看相的行当。以算命看相骗

人糊口者固然比比皆是,但江湖骗子的骗人却不同一般,他们有师门真传的

“法”去行骗。

“法”是指大相士、大神棍们必读的秘本,名叫“英耀篇”。“英”就

是家底、身世的意思;“耀”就是用非常高明的手法去取得的意思。合起来

就是:怎样运用高明的手法去使对方吐露自己的家底和身世。“秘本”全文

700多字,主要词句全是用江湖黑语代替。劈头第一句便说:“一入门先观

来意,既开言切勿踌躇。”接着,便根据人们心理一般规律,分析说:“父

亲来问儿子,是希望儿子富贵;儿子来问父母,必然是父母遇着什么不幸的

事情。妻来问夫,面上露出一片希望神气的,是想丈夫富贵腾达;面上露出

怨望神色的,必然是丈夫好嫖好赌,或者是宠爱侍妾。夫来问妻,不是妻子

有病,就是她没有养育儿子。读书人来问,主要是求功名富贵;商贾来问,

多数是因为生意不旺。”

“秘本”第二部分,是从人们的外表、谈吐、性格,来分析他们的意愿、

心理状态,以及可能遭遇的命运等,译成一般语言就是:即使是最自鸣清高

的和尚道士,他们心里仍然忘不了利欲;但那些做大官的人物,即使心里很

贪恋禄位,却喜欢谈论归隐山林;刚刚中了举人、进士或新做官的人,他们

的欲望极大,而且趾高气扬;而那些长期潦倒或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希望

很低,不会有远大志向;聪明之子,他们高不成,低不就,左碰右碰,结果

常是穷困贫苦;百拙之夫,他们希求不高,上司喜欢他,那饭碗倒可以长期

保持;皮肉幼嫩而形容枯槁,衣服寒酸却穿鞋踏袜,多数是破落户;粗拳大

爪而意气自豪,衣服朴素但带着金玉饰物,必然是个暴发户;满口“对,对,

对”,会是个有权势的人物;连声“是,是,是”,他的职位、身世一定很

卑微;面带愁容心神不定的,一定是家中发生不幸事;但如果言辞闪烁、故

作镇定的,必然是他本身的丑行败露了。

“秘本”的第三部分讲方法,即如何套取对方的家底、身世,归结为“敲、

打、审、千、隆、卖”六个字。“敲”就是旁敲侧击;“打”就是突然发问,

使对方措手不及,仓卒之间吐露真情;“审”就是察貌辨色,判别真伪,由

已知推未知;“千”就是刺激、责骂、恐吓,向要害打击;“隆”就是赞美、

恭维和鼓励;“卖”就是在掌握了对方资料之后,从容不迫地用肯定的语气

一一摊出来,使对方惊异和折服。“秘本”指出,六个字须配合使用。它说:

“敲其天(父)而审其比(兄弟),审其一而知其三。”“急打慢千,轻敲

响卖。”“一敲即应,不妨打蛇随棍上;再敲不应,何妨拨草以寻蛇。”最

重要的是“千”、“隆”二字,“秘本”反复指出:“十千九响,十隆十成”,

“无千不响,无隆不成”,“先千后隆,无往不利”。

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行骗呢?江湖骗子常举这样的事例来教育自己的

徒弟。比方说,有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男子跑来看相算命,他外穿一件七八

成新的文华绉长衫,里面却是一套质地很好却已陈旧的熟纱衫裤。入门后迟

疑了一下,望望四周没有熟人,这才放心走入。他手尖脚细,皮肤细嫩,面

色憔悴,两眼无神。问他算命还是看相,他问清价钱之后,答道:“先给我

看看气色吧。”这个青年男子的行藏动作,就等于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告

诉了相命先生。他衣着称身但破旧,手尖脚细却愁苦,表明他是个“二世祖”

之流的人物,三两年前还很豪阔,但近年破落了。青年男子总喜欢三五成群

前来看相算命,而此人反常,只有两种可能:或是他心中有不可告人之营谋,

或是他破产之后,穷极无聊,独自闲荡。他若不是前者,就要考虑后一种可

能了。而一般人破产原因不外三个:一是生意失败,一是意外灾祸,一是自

己挥霍无度,好嫖滥赌。“二世祖”们破产的原因,十之八九是由于第三种。

只有那些不久前还在花厅妓馆称豪充阔的纨绔子弟,穷死也要留回一两件光

棍皮来遮门面;也只有这种人,穷了就失掉平日那班狐朋狗友,才会独个儿

游荡,怕见从前的阔少。从他破产的原因,又可以“推”出,他可能幼年丧

父,有兄弟也不会多。因为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或有兄长当头,就断不容许

他把那份家产花光。只有那些自幼丧父的“二世祖”们,在慈母的溺爱和纵

容下,才会养成这种挥金如土的寄生虫习性。

虽然如此,有经验的相命先生,还不敢贸然“落千”,仍然要“敲”个

清楚,“审”个明白。首先用“我看你满面晦暗之色,怕你在这一两年内会

有大丧,你还有母亲没有?”这一类的话来“敲”他的父母。如果对方答:

“母亲去年死了。”那就“响卖”一下:“我看得对吧,你这一两年内真是

丧了母亲吧。”跟着就打蛇随棍上,“打”他一下,突然问道:“你父亲死

了多久?你几岁没有父亲的?”对方如果答:“他在我五岁时死了。”那又

可以再“响卖”一下:“额角岩巉(高的意思)先丧父,你额角这样岩巉,

当然幼年丧父呢!”跟着又“打”:“你是长子吧?”对方如果答“是”,

那他有多少兄弟就可以“审”出来了。试想,他居长,五岁丧父,难道会有

五六个兄弟吗?于是又可以“卖”一下:“我怕你没有兄弟,有也不超过一

两个,而且不和,是不是?”这些情况都探清楚了,就可以落“千”,先“千”

他的潦倒,再“千”他那班狐朋狗友如何忘恩负义,又“千”他的亲戚朋友

怎样冷落他抛弃他。这些话,不仅对这个败家子合适,对一切家产衰落的人

都适合,当然能够句句“千”中这个青年男子的心灵。所以“秘本”说“无

于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千”只能灵得从前那一半,要连未来也灵验,就非“隆”不可。

因为“隆”可以发生两种作用,一是给对方目前以精神上的安慰,二是对其

未来命运的预言与暗示,常会发生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对方的前途。所谓

“隆”,并不是盲目赞美,而是结合对方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其前途作出适

当的暗示并加以鼓励。这个“二世祖”,他读书不成,仕途无望;也没有胆

量去投军就武;从事工商业恐怕连本钱也筹不出。如果你预言他将来可以成

为大官巨贾,结果只有完全失败。但如果你叫他痛改前非,下气低头去谋个

店员位置,勤俭地生活,他也许能办到。你要根据他的可能对他的前途作出

暗示,你的预言才能灵验。所以,江湖骗子特别注重这个“隆”字,他们有

一整套经验:如果是太平盛世,你就要多鼓励资质好、有条件的人去应科举

试或从事工商业;如果是乱世,就要多鼓励够胆识、够豪爽的人从军就武,

或是捞偏门(即承办烟赌,以及走私等)。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弊。你教一

千人一万人这样做,说他们将来一定发迹,他们一定很高兴,就替你吹嘘,

这是你目前的收益。如果其中有三五个人将来果真成了富商巨贾,即使不来

重谢你,也会替你宣扬,夸你灵验。有这么儿个有权有势的人替你撑腰捧场,

你就享受不尽了。至于那些捞不起的人,也不敢说你不灵,因为你替他相命

时,早已埋伏了好几手,例如说看他们家山风水如何?祖宗阴德怎佯?等等。

他们不发迹,只好怨自家风水不好,祖宗德薄。至于那些在战争中战死的人,

更没有生口对证,还怕他说你不灵验!

许多江湖骗子,就是靠这样的伎俩欺骗世人、享名一生的。

这是什么操作 宁波街头一老和尚路边给人量手算命但不收钱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