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生肖 > 文章页面

09235设计原理 app 谈一下数学方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投入产出分析的简介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09235设计原理 app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09235设计原理 app的知识,包括谈一下数学方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谈一下数学方法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谁能帮忙列举一下网络推广有哪些方法计算的小知识

摘要:高等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十分基础和广泛,是学好经济学、剖析现实经济现象的基本工具。作为经济类的大学本科学生,我们无论对高等代数、线性代数还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各方面数学学习都应该给予很高的重视,这样才能深入探究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科,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规划经验谈 SPSS技术方法在产业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以顺德产保区划分研究为例

关键词:高等数学经济应用

经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这样一个数学公式:F(x)=f(x1,x2…,xn),其中x1,x2…,xn是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变量因素,而F(x)就是这若干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最终导致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经济现象。比如,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生产总值GDP=C(消费)+I(投资)+G(政府支出)+X(出口净收入)。对应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国为刺激经济增长(GDP增加),可以通过增加四个因素中任意一个或几个因素的数量来实现。比如美国在上世纪为刺激经济复苏而实行的“双赤字”政策。或者由公式反推,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时,投资过热或政府赤字(G增加)往往会造成一国GDP的大幅上升。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与数学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数学对于经济学来说,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结合数学,才能使经济学从一个仅仅对表面现象进行肤浅的常识推理、流于表面化的学科,变为一个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理分析、再结合各社会学科的丰富知识,从而分析出深层次的、更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基本结论的学科。

那么,要想掌握好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理论,学好高等数学便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分为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大部分。它们与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保险学等多种经济学分支学科密切相关。

一、微积分部分

可以说,数学与经济学联系最紧密的纽带莫过于微分。因为经济学的核心词语“边际”(margin)便是一个将导数经济化的概念。比如说,“边际效用”是说在多消费一单位x产品时,对消费者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而“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仅有两要素时)则是说当多运用一单位x要素时,为达到相同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y要素的单位数。通过研究各种带有边际含义的经济变量,再赋予一定的样本数值,我们便可找出达到生产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帕累托最优配置等一系列最优选择的条件,再将其适用性尽量扩大到实际生产应用中,达到优化经济的效果。

“弹性”这个在经济学中无处不在的词语更是体现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说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需求与收入二者的变化率之比,其经济含义为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的变化将引起多大程度的需求变化。通过基期的国民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算出一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周期中的需求收入弹性。这样政府便可以清楚知道为刺激国民需求需要使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大概达到何种水平,从而制定相关政策,从宏观上引导国家经济健康成长。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之外,还有“规模报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拉弗椭圆、货币乘数、马歇尔-勒那条件、李嘉图模型…”等无数的经济概念和原理是在充分运用导数、积分、全微分等各种微积分知识构建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内涵,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帮助。

二、线性代数部分

线性代数作为一个将复杂多元方程简单化求解的数学工具,对分析多种变量相互影响而产生复杂经济现象的经济学的贡献可谓是不言而喻的。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线性代数的重要性便集中体现在计量经济学中对大量数据的处理上。比如欲预测10年后某地区的房屋价格,可通过搜集人均收入、土地价格、建筑原材料价格等多种变量的基期数据,用假定和计量的方法、统计学的知识分析房屋价格与各因素的相关程度并用线性代数的数学方法解多元线性方程组,从而计算出相应公式,再加入通货膨胀、利息率等现实因素,便可大致模拟出10年后该地的房屋价格。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

概率论无疑是在现代金融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保险中得到了最强势的发挥。众所周知,保险学正是利用了大数法则等概率论知识才得以建立和发展。譬如最普通的人寿保险,保险公司欲对10000人进行20年的人寿承保,若在20年内死亡每位每人收取a元保费,若在20年内死亡每人可领取b元补偿。那么保险公司可先搜集大量样本,用大数法则测算出20年中每百人死亡平均概率P,再通过100Pb<=10000a求出使公司基本盈利相对应的保费a。除了最基本的人寿险,现代保险中层出不穷的将理财、投资、保险相互融合的综合保险更是利用了大数法则、资产组合理论等多种富含数学理论的经济理论而产生和发展的,极大地丰富了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由此可见,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基础和广泛的。只有学好高等数学知识,我们才能对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剖析和研究,在国家宏观和企业微观的不同层面提出经济政策建议,从而对社会更好的进行服务。

营销推广教程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pan.baidu/s/1RJJkCzdv5__JPaETQJZmWA提取码: inx4

营销推广教程由租房加引流教程(处女方法).zip社区顶帖之天涯网顶帖赚钱,流量大大的,CPA日赚几百稳.zip如何用精准ip,日入百元+.zip巧用热门电视剧轻松引流30万.zip某团队出品QQ群大批量操作秒传广告互相克隆上百群.zip利用手机QQ功能保底日赚百元无上限尽情发挥.zip利用安卓交友软件做cpa日赚100-200.zip懒人项目,全自动日引上万IP,日赚300+.zip蓝海引流日引3000自行扩展.zip快速增加借助QQ群精准引流打造百万流量.zip教你如简单利用腾讯微博病毒式营销日引1000+流量(思路可拓展).zip

1.数学典故、图形、趣味计算、小知识【1至5年级已学知识和课外知识】

◆圆周率的故事1.祖冲之、七位、世界第一,保持了一千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2.1427年,***数学家阿尔·卡西、16位;1596年,荷兰数学家卢道夫、35位;1990年,计算机4.8亿位;2002年12月6日,东京大学,12411亿位。

◆“0”罗马数字没有0;五世纪时,“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教皇非常保守,认为罗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目,已足够用,就禁止用“0”,一位罗马学者的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它施以酷刑。◆以“规”、“矩”度天下之方圆山东省嘉祥县一座古建筑石室造像中,有两位古代神化中我们远古祖先的形象,一位是伏羲,一位是女娲。

伏羲手中物体就是规,与圆规相似;女娲手中物体叫矩,呈直角拐尺形。古代中国的抽屉原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成功地运用抽屉原理来分析问题的例子。

例如宋代费衮的《梁溪漫志》中,就曾运用抽屉原理来批驳“算命”一类迷信活动的谬论。费衮指出:把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作算命的根据,把“八字”作为“抽屉”,不同的抽屉只有12*360*60=259200个。

以天下之人为“物品”,进入同一抽屉的人必然千千万万,因而结论是同时出生的人为数众多。但是既然“八字”相同,“又何贵贱贫富之不同也?”清代钱大昕的《潜研堂文集》、阮葵生的《茶余客话》、陈其元的《庸闲斋笔记》中都有类似的文字。

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我国学者虽然很早就会用抽屉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但是在古代文献中并未发现关于抽屉原理的概括性文字,没有人将它抽象为一条普遍的原理,最后还不得不将这一原理冠以数百年后西方学者狄里克雷的名字。抽屉原理的应用 1947年,匈牙利数学家把这一原理引进到中学生数学竞赛中,当年匈牙利全国数学竞赛有一道这样的试题:“证明在任何六个人中,一定可以找到三个互相认识的人,或者三个互不认识的人。”

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令人匪夷所思。但如果你懂得抽屉原理,要证明这个问题是十分简单的。

我们用A、B、C、D、E、F代表六个人,从中随便找一个,例如A吧,把其余五个人放到“与A认识”和“与A不认识”两个“抽屉”里去,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三个人。不妨假定在“与A认识”的抽屉里有三个人,他们是B、C、D。

如果B、C、D三人互不认识,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三个互不认识的人;如果B、C、D三人中有两个互相认识,例如B与C认识,那么,A、B、C就是三个互相认识的人。不管哪种情况,本题的结论都是成立的。

由于这个试题的形式新颖,解法巧妙,很快就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使不少人知道了这一原理。其实,抽屉原理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现实生活中也到处在起作用,如招生录取、就业安排、资源分配、职称评定等等,都不难看到抽屉原理的作用。

兔同笼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普乔柯趣题普乔柯是原苏联著名的数学家。1951年写成《小学数学教学法》一书。

这本书中有下面一道有趣的题。商店里三天共卖出1026米布。

第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卖出的是第二天的3倍。求三天各卖出多少米布?这道题可以这样想:把第一天卖出布的米数看作1份。

就可以画出下面的线段图:第一天为1份;第二天为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为第二天的3倍,也就是第一天的2*3倍。列综合算式可求出第一天卖布的米数: 1026÷(l+2+6)=1026÷9=114(米)而 114*2=228(米) 228*3=684(米)所以三天卖的布分别是:114米、228米、684米。

请你接这种方法做一道题。有四人捐款救灾。

乙捐款为甲的2倍,丙捐款为乙的3倍,丁捐款为丙的4倍。他们共捐款132元。

求四人各捐款多少元?鬼谷算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

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

2.最简单的计算机常识有那些

键盘上每个键作用F1帮助 F2改名 F3搜索 F4地址 F5刷新 F6切换 F10菜单 CTRL+A全选 CTRL+C复制 CTRL+X剪切 CTRL+V粘贴 CTRL+Z撤消 CTRL+O打开 SHIFT+DELETE永久删除 DELETE删除 ALT+ENTER属性 ALT+F4关闭 CTRL+F4关闭 ALT+TAB切换 ALT+ESC切换 ALT+空格键窗口菜单 CTRL+ESC开始菜单拖动某一项时按CTRL复制所选项目拖动某一项时按CTRL+SHIFT创建快捷方式将光盘插入到CD-ROM驱动器时按SHIFT键阻止光盘自动播放 Ctrl+1,2,3。切换到从左边数起第1,2,3。个标签 Ctrl+A全部选中当前页面内容 Ctrl+C复制当前选中内容 Ctrl+D打开“添加收藏”面版(把当前页面添加到收藏夹中) Ctrl+E打开或关闭“搜索”侧边栏(各种搜索引擎可选) Ctrl+F打开“查找”面版 Ctrl+G打开或关闭“简易收集”面板 Ctrl+H打开“历史”侧边栏 Ctrl+I打开“收藏夹”侧边栏/另:将所有垂直平铺或水平平铺或层叠的窗口恢复 Ctrl+K关闭除当前和锁定标签外的所有标签 Ctrl+L打开“打开”面版(可以在当前页面打开Iter地址或其他文件。) Ctrl+N新建一个空白窗口(可更改,Maxthon选项→标签→新建) Ctrl+O打开“打开”面版(可以在当前页面打开Iter地址或其他文件。) Ctrl+P打开“打印”面板(可以打印网页,图片什么的。) Ctrl+Q打开“添加到过滤列表”面板(将当前页面地址发送到过滤列表) Ctrl+R刷新当前页面 Ctrl+S打开“保存网页”面板(可以将当前页面所有内容保存下来) Ctrl+T垂直平铺所有窗口 Ctrl+V粘贴当前剪贴板内的内容 Ctrl+W关闭当前标签(窗口) Ctrl+X剪切当前选中内容(一般只用于文本操作) Ctrl+Y重做刚才动作(一般只用于文本操作) Ctrl+Z撤消刚才动作(一般只用于文本操作) Ctrl+F4关闭当前标签(窗口) Ctrl+F5刷新当前页面 Ctrl+F6按页面打开的先后时间顺序向前切换标签(窗口) Ctrl+F11隐藏或显示菜单栏 Ctrl+Tab以小菜单方式向下切换标签(窗口) Ctrl+小键盘'+'当前页面放大20% Ctrl+小键盘'-'当前页面缩小20% Ctrl+小键盘'*'恢复当前页面的缩放为原始大小 Ctrl+Shift+小键盘'+'所有页面放大20% Ctrl+Shift+小键盘'-'所有页面缩小20% Ctrl+Shift+F输入焦点移到搜索栏 Ctrl+Shift+G关闭“简易收集”面板 Ctrl+Shift+H打开并激活到你设置的主页 Ctrl+Shift+W关闭除锁定标签外的全部标签(窗口) Ctrl+Shift+Tab以小菜单方式向上切换标签(窗口) Ctrl+Shift+Enter域名自动完成 Alt+1保存当前表单 Alt+2保存为通用表单 Alt+A展开收藏夹列表资源管理器 END显示当前窗口的底端 HOME显示当前窗口的顶端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 winmsd---------系统信息 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 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wordpad--------写字板 wuaucpl.cpl----自动更新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write----------写字板 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wscui.cpl------安全中心

佩服楼主提的问题,楼主是要问关于电脑维护问题还是关于电脑操作方面的问题?

3.急求数学分数的小常识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分数符号分数分别产生於测量及计算过程中.在测量过程中,它是整体或一个单位的一部份;而在计算过程中,当两个数(整数)相除而除不尽的时候,便得到分数.其实很早已有分数的产生,各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也记载有关分数的知识.古埃及人巴比伦人亦已有分数记号,至於古希腊人则用L"表示,例如:αL"=1,βL"=2,及γL"=3等.至於在数字的右上角加一撇点「'」,便表示该数分之一.至於中国,很早就已采用了分数,世上最早的分数研究出现於《九章算术》,在《九章算术》中,有系统的讨论了分数及其运算.(《九章算术》「方田」章「大广田术」指出:「分母各乘其馀,分子从之.」这正式的给出了分母与分子的概念).而古代中国的分数记数法,分别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汉字记法,与现在的汉字记数法一样:「…分之…」;而另一种是筹算记法:用筹算来计算除法时,当中的「商」在上,「实」(即被除数)列在中间,而「法」(即除数)在下,完成整个除法时,中间的实可能会有馀数,如图所示,即表示分数.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就用了这种记法来表示分数了.古印度人的分数记法与中国的筹算记法是很相似的,例如.在公元12世纪,***人海塞尔最先采用分数缐.他以来表示.而斐波那契是最早把分数缐引入欧洲的人.至15世纪后,才被逐渐形成现代的分数算法.在1530年,德国人鲁多尔夫在计算+的时候,以计算得,到后来才逐渐的采用现在的分数形式.1845年,德摩根在他的一篇文章「函数计算」( The Calculus of Functions)中提出以斜缐「/」来表示分数缐.由於把分数以a/b来表示,有利於印刷排版,故现在有些印刷书籍也有采用这种斜缐「/」分数符号.。

4.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发展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而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

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

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0年推出。

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之后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

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二、分类从计算机的类型、运行方式、构成器件、操作原理、应用状况等划分,计算机有多种分类。

从数据表示来说,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混合计算机三类;数字计算机按构成的器件划分,曾有机械计算机和机电计算机,现用的电子计算机,正在研究的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等等。电子计算机就其规模或系统功能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

综合起来说,计算机的分类是这样的:(1)按照性能指标分类①巨型机:高速度、大容量②大型机: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③小型机: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④微型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2)按照用途分类①专用机: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②通用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3)按照原理分类①数字机: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②模拟机: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③混合机: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不论何种计算机,它们都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硬件①存储器。②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和运算器③外部设备--I/O设备软件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①操作系统②数据库管理系统③编译系统④网络系统⑤标准程序库⑥服务性程序四、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硬件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中央处理器( CPU)、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及总线等。①存储器。

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存储器是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电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组成。

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称为主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由主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相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②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存储器内的程序,逐条地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操作。中央处理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算术逻辑部件、操作控制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地址计数器)、地址寄存器等。

③外部设备是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桥梁。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字符、文字、图形和程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编码形式存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任务是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用户需要的形式(如屏幕显示、文字打印、图形图表、语言音响等)输出。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

五、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详细介绍见:六、常用外部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七、什么是CPU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 Un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不过经常被人们直接称为处理器(processor)。

不要因为这些简称而忽视它的作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心脏对于人一样。实际上,处理器的作用和大脑更相似,因为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

CPU的种类决定了你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相应的软件。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为完整的PC。

CPU的基本结构、。

关于09235设计原理 app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 集团型企业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附PPT下载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