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生肖 > 文章页面

算命先生与鬼电影 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一个算命先生,会抓鬼很正常吧小说同好作品推荐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算命先生与鬼电影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讲的是什么故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道家邪淫指什么***十五贯***讲的是什么故事

1词语解释编辑

我一个算命先生,会抓鬼很正常吧

(1).邪恶纵逸。《史记·夏本纪》:“毋教邪淫奇谋。”宋苏辙《进策·民政上》:“盖天下之民邪淫不法纷乱而至於不可告语者,非今世而然也。”清葆光子《物妖志·琴瑟琵琶》:“奏扬敦厚羲农俗,荡涤邪淫郑卫音。”

(2).奸淫;下流的行为。《大乘起信论》:“云何修戒门?所谓在家菩萨,当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铁生就礼拜卧师为师父,受了五戒,戒了邪淫。”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二:“三爷卖完了关子,便用着邪淫的眼睛,挤溜骨碌地眨摩着捡铺子的小媳妇和大姑娘。”

2佛教解释编辑

五戒之一,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世间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护之妇女;或指男女双方不得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而行淫。非支,指行淫于产门以外之器官。非时,指胎圆满时、斋戒时、病时等。非处,指于灵庙中、大众前等处所。非量,指过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间礼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

3中医解释编辑

指致病的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明刘基《郁离子·瞽聩》:“是故君子之修慝辨惑,如良医之治疾也,针其膏肓,绝其根源,然后邪淫不生。”

4十二害编辑

邪淫有十二害:

一害‘天伦’:男女各有配偶,俗语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是‘天’定的伦!即是‘天伦’,人怎敢轻易捣乱!犯邪淫,就是乱‘天伦’。若乱了‘天伦’,不用说,会导致人家夫妇‘情义乖离’,甚至‘家破人亡!’从另一方面说,他人的‘伦’,我去乱了,我便与披毛带尾的禽兽毫无差别!戴帽穿衣的,怎么可以做‘披毛带角’的东西所做的事?!

二害‘人节’:妇女一生大事,只重一个‘节’字。我乱了她,使她‘失节’,瓦破岂能再完?

三害‘名声’:任凭你机密神算,自作聪明,只要犯邪淫,就会‘无人不知,臭声远播,供人传笑’,连他的亲戚,也会感到‘面无光彩,无颜见人’。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末为’。学佛的人都知道,‘人,你可以骗过去,但天地鬼神,无论如何你骗不了他,你起心动念,他全都知道!’聪明人,不可以自欺欺人。

四害‘门风’:犯邪淫,让她失节,这是在羞辱她的父母公婆及兄弟姊妹;是在辱杀她的丈夫,是在殃及她的子孙后代。一家老小,从上到下,耻挂眉额,痛缠心骨!实在是杀了她家‘三代’了!

五害‘性命’:犯邪淫,害性命,或妇女因受气而致死;或其夫因难以接受妻子背叛自己的事实,悲愤而死;或夫杀妻;或父杀女;或妇杀夫;或夫杀奸人;或奸人被众打死;与婢女淫乱,时日一久,婢女会忌妒妻子而致死。

六害‘风俗’:邻里乡党中,若有这种‘廉耻丧尽,人面兽心’的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是很大的,足可以伤风败俗。因为‘愚人’见到或听到这种人,不但不知其耻,反而把他当做自己寻欢作乐的榜样,甚至于朋比为奸,效仿造做罪业(人家都干,我怕什么?-注)。当然,有这种邪淫恶习的人,将来必定会遭劫难。

以上六种害,是害他人的;下面六种害,是害自己的。

七害‘心术’:淫念一生,种种恶念都生。如幻想妄取心,贪恋占有心,设计谋取心,忌妒杀害心,牵缠不住,‘意念’所造‘淫恶业’最重!将来果报,不堪设想。

八害‘阴骘’。阴骘,是阴德。一个人,有大阴德,才会有大福报!这是天理,这是因果,这是天道。邪淫,是违背天道而行事,悖逆天理而造业。悖天理行事的结果就是折损自己的‘阴德’。所谓‘败德丧行’,丧行是因,败德是果;换句话说,邪淫是因,损‘阴德’是果。阴德即损,福报随减,且随‘恶业’业力的牵引而堕入三恶道。世人当警惕!

九害‘名利’:《太上感应篇》上说,天上‘三台北斗’神君,身中三尸诸神,家中所供宠神,随时随处不离自己,以监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语造做。哪有夜深人静,胡作非为而上天不知道的道理?且看历代淫祸福善的果报实案,如,李登犯邪淫,被削去了状元和宰相之名位;再看,江苏宜兴某木材商犯了邪淫,黑虎衔走了他的头。至于其他的案例,如,命该富贵而居贫贱的,福分浅薄而造邪淫更加狼狈不堪的,等等,比比皆是。

十害‘寿命’:鬼神削夺人的寿命,以‘淫恶’为最,一般成‘惊恐死’,‘劳痵死’,‘恶疮死’等等。其实,‘好色必早年夭折’的真正道理是:常生淫心,则欲火焚烧,致‘气血耗,精神竭,骨髓枯’。

十一害‘祖辈’:祖辈相传的血脉,抛在‘淫女荡妇’那里,这是最不孝之行为。不但自己一生的福分遭到削减,甚至削尽,而且由此而遭到‘败家声,绝祭祀’的果报,令阴间的祖先,因无后人祭祀而作饿死鬼,他们能不愤恨致极吗?

十二害‘妻子’:佛经说:‘无有子息,乱人妻故;妻女淫乱,乱人室女故’。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把妻女拿去还债,又绝了后嗣(代),这样的果报,‘善书中’举不胜举。试看,已故去的淫人,个个得了这样的果报。由此便知,还活在世间的淫人,个个会得这样的果报。

5戒淫训示编辑

文昌帝君训示:世间人,凡贪色淫乱者,必遭祸殃,而且这种祸殃来得非常迅速。为什么如此?这是天道,是自然法则,没有理由可说,法尔如是。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自然交替不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所谓‘法尔如是’:它就是这样,本来这样,谁也改变不了。所谓天道:天道是宇宙、人生运行的自然法则和规律,天道自然。世间人,没有畏惧心,不害怕有‘因果报应’,真可谓‘懵懂无知,迷惑颠倒’。

世间人,若不能真信因果,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为造作,胆大妄为,敢犯淫乱,你且看,不出多久,灾殃立刻就会现前。

若能有人,听我训言,一心至诚,顺从天道,依天理起心行事,即:止色戒淫,生活中时刻检点,认真反省,如此就可以趋吉避凶,保万事吉祥。何以故?这也是自然法则,也没有理由可讲。所谓:顺天道者,得吉祥如意。自古以来,都是这个说法;逆天道而行不善者,祸殃旋即而至,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惧怕因果报应,所以才会断然持戒,力戒色欲。

春秋时代,淫乱成风,导致败国而亡家。历代官宦、名士,有遭受讽刺讥笑、名节尽丧者,也都是因犯了贪淫、乱伦之秽行所致,其淫乱之相,被喻为‘鹑奔鹊逐’。

由此可知,逆天理而行事者,是人自残本性之德。而贪淫者,是人自丧其名,触怒天地鬼神!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人际关系,处处不和,所求诸事,每每不顺。古人比喻:‘桂香上苑,非洁己者难邀;杏宴天恩,岂污名者可得。’意思是:不是洁身自好的人,难入皇亲国戚之围。名节丧失,声名狼藉的人,难得皇恩亲赐之高官大威势。简而言之,人间富贵,闻名利养,都是从洁身自好,珍惜名节中修行得来的。对此,我也曾立文书而垂训开示。无奈,学人、士子,不听劝告,不信因果,不惜用一生的富贵荣华为代价,只换得‘半晌男女之欢’。天理是:淫他人之妻女,自己妻女必被人淫。如在市场做交易,有卖的,就一定有买的,一报一还,准确无误,非常惨酷。对此,谁应该首先做出反省,彻底洗心革面?很清楚,要保全自己的妻女,当莫动他人妻女的念。当然,邪淫所得果报,不止这些,对仕途和功名利禄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如:在春二月、秋八月的两季科举考试中,我当亲临考场而监察考生,常常临时决定某些考生的录取或取消其录取资格。比如说,某士子,学业很好,状态也佳,若意外地被榜上除名,一笔勾削,究其原由,(仅举个例子),则是近来他偷偷窥视了邻居家的妻子。世人不知道,鬼神知道;相反,如果该‘士子’,行为端正,不但没有不轨行为,反而力拒邻妻对他的诱惑,其考试的名次,会被意外地向前排很多名。

学子当知,若要榜上有名,一举夺魁,务必做到:对色欲勿起半点邪念。

因犯邪淫,而终年穷困潦倒不得志,岂不有负于十年寒窗苦读及文高盖世!?

悠悠一生,不被重用,穷途末路,一事无成,皆源于平时悠闲之时,触犯了邪淫,暗损了自己的名节和阴德。

读书人,乃至士子才达,不明了其中的因果缘由,反而‘怨天而恨地’。殊不知,植来黄甲,只在心田,即:世间功名利禄,皆由存心善良而来;衣尔紫袍,总由阴骘,即:世间的‘高官威势’,都是平日里,或前世‘积阴德’而来。所谓阴德,是指不被人知晓的善事。考场内外,满地是神,文院三场联考,场场有鬼神监视。你且看:考场中,字字珠玑之文章,忽遭油灯煤灰落卷,致使考卷烧出一洞,不得已而作废,觉得可惜吗?篇篇锦绣佳作,无端地落上了墨汁而被污染,痛遭名落孙山之运,觉得很惆怅吗?

士子当知,此时的考场,正是有我在其中而主持公道!谁说苍天不长眼?

榜发三元,为有惊神之德。即:于三场联考中,场场头名得冠,此得冠之考生,必有让鬼神都感到震惊的德行;也有‘莲开并蒂,旋闻坠蕊之凶’的,即:两场考试,场场顺利夺魁,然此考生,确突遭‘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之厄运。

士子当知:假如能保持‘心行造作,正而不邪’,自然‘名归而禄得’。特颁新谕,愿众所周知。

注:1。(士子:学生,知识分子。学子,仕途之子,企业政府及各界官员)

2.(文昌帝君:是道教神名,相传为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监护神。事实上,文昌帝君岂止是古代士子考取功名的监护神,也是我们现代,学生考大学,考硕士,考博士,乃至政府考录‘公务员’的监护神,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文帝的存在而已。但是,只要仔细观察现代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录用状况,就会发现,文昌帝君确是存在。不但存在,而且在替天行道,住持公道。)

6戒淫圣训编辑

文昌帝君垂训曰:“我奉‘金阙至尊’之命,于每月的‘寅卯日’(按农历查即可),巡查丰都地狱,考定天下有罪之人,所犯诸罪事实。但见地狱中‘黑籍’案卷,堆积如山,皆是世人一生的孽案记录。在所有恶业之中,惟淫恶之报,‘天律’最严,报应残酷而且迅速。

其一者,犯‘奸他人妻、女,玷污良家妇女’罪者,所得果报是:在地狱中,受苦五百劫(按佛经中的算法,1劫,大约是人间的13亿年左右。),方可逃脱地狱。出地狱又投生为骡或马,再经五百劫。而后,脱生出来投胎得人身。纵是人身,做世间的娼妓。

其二者,对于犯‘蓄意谋划,设计诱骗,奸宿‘寡妇’或‘尼僧’,以败人操履’之罪者,其果报是:死后堕在地狱中,受苦八百劫,方得脱生。脱出地狱又投胎到畜生道,为羊做猪,供人宰杀,长达八百劫。而后乃复得人身,纵得人身,为瞽为哑。

其三者,犯‘以卑乱尊,以长乱幼,败坏纲常’之淫罪者,其果报是:死后堕在地狱中,受苦一千五百劫,方得脱生。脱出地狱又投胎到畜生道,为蛇为鼠,又经一千五百劫。而后,方得人身。纵得人身,受如是报,或在母胎中死,或在孩抱中亡,毕竟不享天年。

其四者,犯‘著作淫书、淫画,制作、贩卖黄色电影、乃至VCD、DVD黄色录像,败坏社会风气,引诱他人犯邪淫罪,坏人心术’之罪者,其果报是:此人今生命终死后,入无间地狱。何时得脱,一是,看其作品,书画何时灭尽,二是看,凡因这些‘黄色作品’而犯淫罪的,要等这些罪人的罪报受完后,方可出离。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之后,此人方能从无间地狱中脱生出来。(真是麻烦又可怕!)此人为什么会这样难得出离地狱?因为,淫书之为害,不可胜数!常有名闺淑媛,良家妇女,识字知文,或在绿树成阴非常寂静的白天,或于青灯独处的深夜,或展卷视之,或打开电视,不觉‘魂摇魄荡’,难忍‘欲火之焚’,遽(jù)成奔窃之行,致节妇失节,贞女丧贞,更有聪明子弟,秀而有文,一见此书,遂起欲想,或手淫而不止,遇秋目略加挑逗,即不能自己而苟从!小损:则欧丧元阳,伤身劳神,少年夭折;大损:则渎乱伦纪,不齿于士林,即:长幼、尊卑乱伦,为世间士子、学人而不齿。

更有甚者,其作品描述详致,巧编情节,故弄传奇,当场演出,备示淫态,教唆模仿,令少年失志,乱人清操,等等如是罪过,不可胜数!究其根由,皆淫书作品所致!

可叹那些编著黄书淫剧的‘士子、学人’,以过去世所修行得来的聪明智慧,握七寸之斑管(毛笔),不思有功于世,积福于身,徒造无穷之孽!触怒上帝及天地鬼神!自作自受于地狱、畜生恶道而无惧怕和忧患,真乃可悲至极也!

7戒淫文编辑

宇宙浩瀚,法界重重,芸芸众生,业海茫茫,财、色、名、食、睡,‘欲望’之总称,业海之根本,无边诸有情,唯‘色欲’最难断,独‘邪淫’最易犯。纵拔山盖世之英雄,沾色即遭‘亡身丧国’之祸;辩才无碍,智慧超群之才士,遇到便遭‘败节毁名’之殃。因缘果报之真理,古今不变;贤士愚人之造做,果报相同。

无奈,社会风气,日见糜烂,古德圣贤之教诲,被时代淘汰殆尽;道德伦理之说教,被世人轻弃不存。轻薄狂妄的年轻人,出入于灯红酒绿娱乐场所,乐此不疲;白领高雅,社会名流,也耽溺于酒色迷惘之中,不能自拔。说到‘止欲’,而欲望越强;提及‘戒淫’,而淫欲之心更旺!街头遇到娇姿艳女,身不由己,目注千翻;碰逢丽色于闺帘,神思混乱,肠回百折。一切总是“心为‘形’役,识被‘情’牵”。本是丑陋残容之俗女,偶见头上簪草簪花,随作西施之想;本是陋质村妇,身上若有香水味,或带香带麝,见者闻已,顿忘‘家妻’之形。

岂知,犯如此邪淫之罪,天地难容,神人震怒,所遭报应,屡屡不爽。且看:毁他人妻女操节贞行者,自己妻女不久自然‘酬偿’;诬陷毁坏他人‘声名’者,自己子孙遭累受殃。另外:死后无人祭祀者,也就是,断子绝孙者,被称之为‘绝嗣之坟墓’,其在世时,必定是‘轻薄狂生’。世间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本来该富的人,因玉楼贪色而被削籍,而继续受穷;本来该荣贵的人,因邪淫而金榜除名。其次,因犯邪淫,受牢狱之灾,遭冤枉之刑罚,甚或被判死刑的人,比比皆是。死后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受尽‘三途八难’之苦。从前恩爱,到此成空;昔日雄心,而今何在?

普劝世间,无论青年男女,老少贵贱,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当生起‘觉悟’之心,当彻破‘色魔’之障!要看破:芙蓉白面,不过是一具‘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是一间‘裹衣漏厕’。或者:面对‘如玉如花之貌,皆存若姊、若母之心’。

尚未犯淫邪之人,宜防失足;曾行‘邪淫恶事’者,务必当下回头,忏悔业障,发誓‘后不再造’。更祈盼能够将此书‘展转流通,相互规劝,彼此化导’,使社会大众,齐归觉悟之路,使社会人人,齐出色惑迷津。

8戒淫格言编辑

现代人所忽略的一个最重要事实就是:此时,也就是在你自鸣得意的时候,头顶三尺,有天地鬼神,临首在上,监察在傍!(不管你信不信,圣人所言,一定是事实!――注)此时此刻,天地鬼神对你所造邪淫罪行之怨恨和怒火,如同前述;欲杀你,欲砍你,瞋目切齿,一定要找机会惩罚你!其报复你的心,也如同前述。继而,邪淫者灾祸随来,自己受报应确莫名其妙,不得其解。什么原因都找,就是不在‘色淫’方面找原因。今将真相,陈白于此,听者言者,能不寒心?

更严重的问题是:邪淫者,于利剑刀斧下舍身丧命,于光天化日下身首异处,碎尸街头。古人形容:“台阳之梦未终,而泉台之扈已掩。青磷碧血,皆红粉之变为之,美人原是胭脂虎,岂不信哉。”意思是:“邪淫者,男欢女爱还未终,已是刀下变冤魂。青林鬼火,碧水血色,都是奸夫淫女死后所变。所以说,美人佳丽是‘老虎’,不无道理,不能不信啊!”

9福善案编辑

案例1.◎浙江余杭,有位医生,陈大夫,遇到一位家境贫寒的危病重人,虽然病人拿不出钱来,但陈大夫却不遗余力地将病人救活,且痊愈回家,丝毫不求回报。后来,陈大夫出诊,路遇大雨,碰巧就在这个曾经被救过的贫户人家门前避雨。此家人一看是救命恩人,当然就很恭敬客气地把他请进了家,并茶饭款待,因雨大不停,所以,不得已又要在其家过夜。

到了晚上,家中的婆婆(古时称,姑)就跟儿媳商量,让儿媳陪陈大夫过夜,以报儿子被救之恩。儿媳虽不愿意,没有办法,为报救夫之恩,只好唯唯诺诺,夜深来就。她对陈大夫说:“先生对我有救夫之恩,这也是我婆婆的意思,家中贫寒,无以报答,故此我来陪先生一夜。”陈大夫此时,见妇少而美,心开始乱动。但是,他马上提起了警觉,极力克制!自言自语地说:“不可!”然而,少妇却主动向陈大夫发起进攻,陈大夫连连说到:“不可,不可!”少妇只好在床边坐到清晨。最后,陈大夫几乎再也无法坚持!随又大声呼到:“‘不可’二字最难!”说完,陈大夫立刻起身逃去。

此事过了不知几年,陈大夫的儿子应朝廷大考。主试官看完陈大夫儿子的答卷,随手弃之,然此时,忽然听到有人说:“不可”。主试官又挑灯再阅答卷,感到实在是无可取之处,随手又弃。然此时又连连听到有人说:“不可!不可!”。主试官纳闷,但最后,还是决意弃之!这一次,突然听到有人大声疾呼:“‘不可’二字最难!”,连声不断。主试官惊诧不已,只好将此生录取!发榜后,主试官把陈大夫的儿子召来,问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此生也不解其中之意,回家后把此事告诉了父亲陈大夫。父亲说:“这是我壮年时候遇到的事,没想到,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回报’了我。”

案例2.◎宋朝,江夏富翁冯商,中年无子,其妻常常劝他纳妾生儿续祠,以尽孝道。后来,冯商在‘京师’做买卖,碰巧买了一姑娘准备做妾。价格成交后,立契约签字画押,交钱领人。小姑娘买来之后,冯商就问她,是哪里人?小姑娘只是哭泣,泣不成声,什么也说不出来。在冯商的一再追问下,她才答道:“父亲因押运官府货物,路上被人劫持,而欠了官家的债。没办法,只好把我(自称‘妾’)卖掉以还债”。冯商听完之后,起了恻隐之心,于是赶快把这个小姑娘还给了她的父亲。姑娘是还给人家了,但是冯商却没有索要买人的银两。回到家后,妻子问他,‘妾在何处?’冯商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完,说到:“先生用心,如此善良,绝对不要愁没有儿子!”果然,数月后,妻子怀孕。出生的那一天晚上,很多街坊邻居分明都看见了有很多敲锣打鼓的人,吹着唱着,说‘送个状元到冯家!’当晚,孩子出世,是男孩,起名‘冯京’。冯京果然长大之后,连中‘三元’做了状元,官至‘太子少师’,最后做到‘丞相’。

附:《冯京三元记》宋(元)·无名氏作。

本事见《宋史》本传及宋大罗经《鹤林玉露》、姚庭若《不可录》。写江夏富翁冯商,平生乐善好施,常以财物接济穷人,中年无子。一日,冯商因生意事赴京,其妻劝冯到京后买一女子为妾。冯商到京城后,托人买来一女子,问其身世,知其父因损折官粮,只得将她卖去抵债。冯商闻知后,便将女子送回家,买身钱分文不取。离京返家,途经襄阳时,路遇一失马人,冯商将自己所骑的马赠与失马人,自己步行而归。天上玉帝感冯商之善行,命文曲星下凡,降生于冯家,取名为京。冯京聪慧异常,赴京应试,连中三元。全剧已佚。(此摘自网站)

案例3.◎明朝,无锡,有位先生,叫孙继皋,受聘于某大户人家,做私塾先生。有一天,学生的母亲,也就是此家的‘主母’,让家中婢女为他送茶一杯,故意在杯中放了一枚‘金戒指’。孙先生假装没看见,喝了茶,令婢女收去。当天夜里,婢女来敲先生的门,说到:‘主母来看看您。’孙公急取一块大木板,将门顶住,不纳。第二天,收拾了行头,马上离开了此家。人问他为什么要走?他说:“此家学生,不受教,我教不了,怕误人子弟,所以才辞去离开。”最终没有对任何人,泄漏此事的真相。仅此一举,孙先生后来,大魁天下,子孙贵显!

案例4.◎温州,有位周旋先生,其父多子而贫,即,周旋姊妹很多。然,其邻居有一户大富豪,富而无子,看周家子孙这么旺相,即起了‘借种生子’的念头。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富翁就把周旋的父亲周老汉,请到家里吃晚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富翁假装喝醉而出,富翁的小妾,随即接替继续陪他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告诉了周老汉。老汉一听,十分惊愕!马上起身要走,但门已被关闭。无奈之下,老汉用手在空中写到:‘欲传种子术,恐惊天上神!’然后,任小妾如何,老汉面壁不顾。

正统,乙卯年,周旋乡试中榜。官府太守,做了个梦,梦见迎接新状元,此人就是周旋。梦中的彩旗上写着大字,‘欲传种子术,恐惊天上神’。太守醒来不解其义。到了第二年,即丙辰年,周旋果然考中状元,太守称贺,并将梦中所见叙述了一番,周旋老父亲说到:“此乃老夫于二十年前,在空中所书之语也”。从周旋的果报来看,证实了周老汉当年确实没有造‘违背伦理道德’的罪业。

案例5.◎毗陵,一位有钱的富翁,平日里多行善事,但是一直没有孩子。街坊有位姓喻的老汉,当时被人逼债,老汉因无力偿还而被关进了衙门,不能回家。家里的妻女,受冻挨饿,没有办法,来到富翁家,求借钱粮。富翁见状,如数接济,借多少就给了多少,也不让这娘儿俩打‘欠条’。喻老汉官司打完之后,事情得到了解决,回到家,见妻女安然无恙,听完事情原委,感恩不尽。于是,带着妻女来谢富翁。富翁的妻子,见喻老汉的女儿很漂亮,起了一个念头,想让丈夫纳她为妾而续子。喻老汉夫妇听了,当然很愿意,本来就是无一回报的事。可是,老富翁却说到:“乘人之难,不仁!本意是为了做一件善事,这样以来,以贪欲不善而告终,不义!我宁可无子,也决不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喻老汉夫妇,感动地拜泣而退。富翁妻子,于当天夜里,梦见神来说:“你家丈夫,阴德隆重,应当赐你‘贵子’。”一年后,富翁果然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天赐’,到十八岁时,考试联捷,官至‘都御史’。

案例6.◎安徽商人,王志仁先生,三十岁时尚且无子。有一天,一位他认识的看相算命先生告诉他:‘今年十月,你要有一大难,必要小心才是!’王先生一向佩服和深信这位算命先生的预测能力和灵验度,所以,听到这句话,就从安徽急奔苏州,收回买卖货款,并在苏州租借了一座房子,临时入住避难。

有一天晚上,王先生偶然出来散步,见有一妇女投水自杀。王先生遇此,急忙掏出十两银子,急呼旁边的打鱼船,请求赶快救这个落水妇女。妇女被救之后,王先生问她,为什么要跳水?妇女说到:“丈夫给人打工,雇主手头银两不宽余,就用一头猪来抵工钱。昨天,我把这头猪给卖了,不曾想,卖猪收回的银子竟然是假的!我怕丈夫回来后会责怪我,又觉着这种苦日子活着没意思,所以就想到寻死算了!”王先生听完,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随又拿出了几倍于卖猪的银子送给了这位妇女,让她回家好好过日子。妇女拿着银子回到家,把事情原委告诉丈夫,丈夫不信,于是夫妻二人就赶往王先生的住处对质。此时,王先生已睡觉,听见有人敲门,且有女人大声说到:“投水妇来谢王先生!”王先生听罢,厉声回答:“你是少妇,我是孤客,深更半夜怎能相见?!”其丈夫悚然说到:“我们夫妇二人都在这里。”一会儿,王先生披衣而出,刚把门打开,卧房的墙忽然倾倒!床榻已被砸得粉碎!夫妇二人见状感叹而别。

十月过去后,王先生赶回安徽老家,又见到了那位算命看相先生,先生见到他,惊骇不已,说到:“你满面‘阴德’皱纹出现,想必一定是救了人的命,后福不可限量啊!”王先生后来,连生十一子,寿命九十六,一生身体康健少病。

一、讲的是刘贵从丈人处借来十五贯钱,夜间在家中被人偷走,刘贵被杀死。就在这天晚上,刘的妾陈二姐,因相信刘贵说的要将她休弃的戏言,偷回娘家。陈二姐途中遇一后生崔宁,二人正结伴同行,被赶来的邻居捉拿送官。崔宁身上正好有十五贯钱,于是官府就屈打成招,将陈二姐和崔宁处以斩刑。其后刘贵大娘子被山大王掳到山上,得知偷十五贯钱并杀死刘贵的是这个山大王。刘娘子告官后,将山大王处斩。作品暴露了封建吏治的黑暗腐败,滥杀无辜。

二、作品简介:

《错斩崔宁》,宋代话本小说,作者不详,最早收入《京本通俗小说》,后被明末冯梦龙选入了《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稍加修改,改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又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传奇《双熊梦》,20世纪50年代被当时的国风苏剧团(今浙江昆剧团)改编为昆剧《十五贯》,大受欢迎。

三、附作品片段如下:

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嫉妒每因眉睫浅,戈矛时起笑谈深。

九曲黄河心较险,十重铁甲面堪憎。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

这首诗,单表为人难处。只因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持身保家,万千反覆。所以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颦笑之间,最宜谨慎。这回书,单说一个官人,只因酒后一时戏笑之言,遂至杀身破家,陷了几条性命。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德胜头回。

却说故宋朝中,有一个少年举子,姓魏,名鹏举,字冲霄,年方一十八岁,娶得一个如花似玉的浑家。未及一月,只因春榜动,选场开,魏生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取应。临别时,浑家分付丈夫:“得官不得官,蚤蚤回来,休抛闪了恩爱夫妻!”魏生答道:“功名二字,是俺本领前程,不索贤卿忧虑。”别后登程到京,果然一举成名,除授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在京甚是华艳动人。少不得修了一封家书,差人接取家眷入京。书上先叙了寒温及得官的事,后却写下一行,道是:“我在京中早晚无人照管,已讨了一个小老婆,专候夫人到京,同享荣华。”家人收拾书程,一径到家,见了夫人,称说贺喜,因取家书呈上。夫人拆开看了,见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便对家人道:“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家人便道:“小人在京,并没见有此事,想是官人戏谑之言。夫人到京,便知端的,休得忧虑。”夫人道:“恁地说,我也罢了!”却因人舟未便,一面收拾起身,一面寻觅便人,先寄封平安家书到京中去。那寄书人到了京中,寻问新科魏榜眼寓所,下了家书,管待酒饭自回,不题。

却说魏生接书拆开来看了,并无一句闲言闲语,只说道:“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早晚同赴京师也!”魏生见了,也只道是夫人取笑的说话,全不在意。未及收好,外面报说:“有个同年相访!”京邸寓中,不比在家宽转,那人又是相厚的同年,又晓得魏生并无家眷在内,直到里面坐下,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那同年偶翻桌上书帖,看见了这封家书,写得好笑,故意朗诵起来,魏生措手不及,通红了脸,说道:“这是没理的事!因是小弟戏谑了他,他便取笑写来的。”那同年呵呵大笑道:“这节事却是取笑不得的!”别了就去。那人也是一个少年,喜谈乐道,把这封家书一节,顷刻间遍传京邸。也有一班妒忌魏生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说这魏生年少不检,不宜居清要之职,降处外任。魏生懊恨无及。后来毕竟做官蹲蹬不起,把锦片也似一段美前程,等闲放过去了。这便是一句戏言,撒漫了一个美官。今日再说一个官人,也只为酒后一时戏言,断送了堂堂七尺之躯,连累三个人,枉屈害了性命。却是为着甚的?有诗为证:世路崎岖实可哀,傍人笑口等闲开。白云本是无心物,又被狂风引出来。

却说南宋时,建都临安,繁华富贵,不减那汴京故国。去那城中箭桥左侧,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荐手中,却是时乖运蹇。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买卖行中,一发不是本等伎俩,又把本钱消折去了。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是陈卖糕的女儿,家中都呼为二姐。这也是先前不十分穷薄的时做下的勾当。至亲三口,并无闲杂人在家。那刘君荐,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称他刘官人。“你是一时运限不好,如此落莫,再过几时,定时有个亨通的日子!”说便是这般说,那得有些些好处?只是在家纳闷,无可奈何!

却说一日闲坐家中,只见丈人家里的老王,年近七旬,走来对刘官人说道:“家间老员外生日,特令老汉接取官人娘子,去走一遭。”刘官人便道:“便是我日逐愁闷过日子,连那泰山的寿诞,也都忘了。”便同浑家王氏,收拾随身衣服,打叠个包儿,交与老王背了,分付二姐:“看守家中,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说了就去。离城二十馀里,到了丈人王员外家,叙了寒温。当日坐间客众,丈人女婿,不好十分叙述许多穷相。到得客散,留在客房里宿歇。直到天明,丈人却来与女婿攀话,说道:“姐夫,你须不是这般算计,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咽喉深似海,日月快如梭。你须计较一个常便!我女儿嫁了你,一生也指望丰衣足食,不成只是这等就罢了。”刘官人叹了一口气道:“是!泰山在上,道不得个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如今的时势,再有谁似泰山这般怜念我的。只索守困,若去求人,便是劳而无功。”丈人便道:“这也难怪你说。老汉却是看你们不过,今日赍助你些少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来过日子,却不好么?”刘官人道:“感蒙泰山恩顾,可知是好。”当下吃了午饭,丈人取出十五贯钱来,付与刘官人道:“姐夫,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开张有日,我便再应付你十贯。你妻子且留在此过几日,待有了开店日子,老汉亲送女儿到你家,就来与你作贺,意下如何?”刘官人谢了又谢,驮了钱一径出门。到得城中,天色却早晚了,却撞着个相识,顺路在他家门首经过。“那人也要做经纪的人,就与他商量一会,可知是好。”便去敲那人门时,里面有人应喏,出来相揖,便问:“老兄下顾,有何见教?”刘官人一一说知就里。那人便道:“小弟闲在家中,老兄用得着时,便来相帮。”刘官人道:“如此甚好!”当下说了些生意的勾当。那人便留刘官人在家,现成杯盘,吃了三杯两盏。刘官人酒量不济,便觉有些朦胧起来,抽身作别,便道:“今日相扰,明早就烦老兄过寒家,计议生理。”那人又送刘官人至路口,作别回家,不在话下。若是说话的同年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见得受这般灾悔!却教刘官人死得不如:《五代史》李存孝,《汉书》中彭越。

却说刘官人驮了钱,一步一步捱到家中。敲门已是点灯时分,小娘子二姐独自在家,没一些事做,守得天黑,闭了门,在灯下打瞌睡,刘官人打门,他那里便听见。敲了半晌,方才知觉,答应一声:“来了!”起身开了门。刘官人进去,到了房中,二姐替刘官人接了钱,放在桌上,便问:“官人何处那移这项钱来,却是甚用?”那刘官人一来有了几分酒,二来怪他开得门迟了,且戏言吓他一吓,便道:“说出来,又恐你见怪;不说时,又须通你得知。只是我一时无奈,没计可施,只得把你典与一个客人,又因舍不得你,只典得十五贯钱。若是我有些好处,加利赎你回来;若是照前这般不顺溜,只索罢了!”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疑狐不决。只得再问道:“虽然如此,也须通知我爹娘一声。”刘官人道:“若是通知你爹娘,此事断然不成。你明日且到了人家,我慢慢央人与你爹娘说通,他也须怪我不得。”小娘子又问:“官人今日在何处吃酒来?”刘官人道:“便是把你典与人,写了文书,吃他的酒才来的。”小娘子又问:“大姐姐如何不来?”刘官人道:“他因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说罢,暗地忍不住笑。不脱衣裳,睡在床上,不觉睡去了。那小娘子好生摆脱不下:“不知他卖我与甚色样人家?我须先去爹娘家里说知。就是他明日有人来要我,寻到我家,也须有个下落。”沉吟了一会,却把这十五贯钱,一垛儿堆在刘官人脚后边。趁他酒醉,轻轻的收拾了随身衣服,款款的开了门出去,拽上了门。却去左边一个相熟的邻舍,叫做朱三老儿家里,与朱三妈宿了一夜,说道:“丈夫今日无端卖我,我须先去与爹娘说知。烦你明日对他说一声,既有了主顾,可同我丈夫到爹娘家中来,讨个分晓,也须有个下落。”那邻舍道:“小娘子说得有理,你只顾自去,我便与刘官人说知就理。”过了一宵,小娘子作别去了,不题。正是: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回。

放下一头。却说这里刘官人一觉直至三更方醒,见桌上灯犹未灭,小娘子不在身边。只道他还在厨下收拾家火,便唤二姐讨茶吃。叫了一回,没人答应,却待挣扎起来,酒尚未醒,不觉又睡了去。不想却有一个做不是的,日间赌输了钱,没处出豁,夜间出来掏摸些东西。却好到刘官人门首,因是小娘子出去了,门儿拽上不关,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到得床前,灯火尚明。周围看时,并无一物可取。摸到床上,见一人朝着里床睡去,脚后却有一堆青钱,便去取了几贯。不想惊觉了刘官人,起来喝道:“你须不近道理!我从丈人家借办得几贯钱来,养身活命,不争你偷了我的去,却是怎的计结!”那人也不回话,照面一拳,刘官人侧身躲过,便起身与这人相持。那人见刘官人手脚活动,便拔步出房。刘官人不舍,抢出门来,一径赶到厨房里。恰待声张邻舍起来捉贼,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也是人急计生,被他绰起一斧,正中刘官人面门,扑地倒了,又复一斧,斫倒一边。眼见得刘官人不活了,呜呼哀哉,伏惟尚飨!那人便道:“一不做,二不休,却是你来赶我,不是我来寻你。”索性翻身入房,取了十五贯钱,扯条单被,包裹得停当,拽紥得爽俐,出门,拽上了门就走。不题。

次早邻舍起来,见刘官人家门也不开,并无人声息,叫道:“刘官人,失晓了。”里面没人答应。捱将进去,只见门也不关。直到里面,见刘官人劈死在地。“他家大娘子两日前已自往娘家去了,小娘子如何不见?”免不得声张起来。却有昨夜小娘子借宿的邻家朱三老儿说道:“小娘子昨夜黄昏时,到我家宿歇,说道刘官人无端卖了他,他一径先到爹娘家里去了。教我对刘官人说,既有了主顾,可同到他爹娘家中,也讨得个分晓。今一面着人去追他转来,便有下落。一面着人去报他大娘子到来,再作区处。”众人都道:“说得是!”先着人去到王老员外家报了凶信。老员外与女儿大哭起来,对那人道:“昨日好端端出门,老汉赠他十五贯钱,教他将来作本,如何便恁的被人杀了?”那去的人道:“好教老员外、大娘子得知,昨日刘官人归时,已自昏黑,吃得半酣,我们都不晓得他有钱没钱,归迟归早。只是今早刘官人家门儿半开,众人推将进去,只见刘官人杀死在地,十五贯钱一文也不见,小娘子也不见踪迹。声张起来,却有左邻朱三老儿出来,说道:‘他家小娘子昨夜黄昏时分,借宿他家。小娘子说道:刘官人无端把他典与人了,小娘子要对爹娘说一声。住了一宵,今日径自去了。’如今众人计议,一面来报大娘子与老员外,一面着人去追小娘子。若是半路里追不着的时节,直到他爹娘家中,好歹追他转来,问个明白。老员外与大娘子,须索去走一遭,与刘官人执命。”老员外与大娘子急急收拾起身,管待来人酒饭,三步做一步,赶入城中。不题。

却说那小娘子清早出了邻舍人家,挨上路去,行不上一二里,早是脚疼走不动,坐在路旁。却见一个后生,头带万字头巾,身穿直缝宽衫,背上驮了一个搭膊,里面却是铜钱,脚下丝鞋净袜,一直走上前来。到了小娘子面前,看了一看,虽然没有十二分颜色,却也明眉皓齿,莲脸生春,秋波送媚,好生动人。正是:

野花偏艳日,村酒醉人多。

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小娘子独行无伴,却是往那里去的?”小娘子还了万福,道:“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因走不上,权歇在此。”因问:“哥哥是何处来?今要往何方去?”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小人是村里人,因往城中卖了丝帐,讨得些钱,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小娘子道:“告哥哥则个,奴家爹娘也在褚家堂左侧。若得哥哥带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那后生道:“有何不可!既如此说,小人情愿伏侍小娘子前去。”两个厮赶着,一路正行,行不到二三里田地,只见后面两个人脚不点地赶上前来,赶得汗流气喘,衣襟敞开。连叫:“前面小娘子慢走!我却有话说知。”小娘子与那后生看见赶得蹊跷,都立住了脚。后边两个赶到跟前,见了小娘子与那后生,不容分说,一家扯了一个,说道:“你们干得好事!却走往那里去?”小娘子吃了一惊,举眼看时,却是两家邻舍,一个就是小娘子昨夜借宿的主人。小娘子便道:“昨夜也须告过公公得知,丈夫无端卖我,我自去对爹娘说知。今日赶来,却有何说?”朱三老道:“我不管闲帐,只是你家里有杀人公事,你须回去对理。”小娘子道:“丈夫卖我,昨日钱已驮在家中,有甚杀人公事?我只是不去。”朱三老道:“好自在性儿,你若真个不去,叫起地方有杀人贼在此,烦为一捉。不然,须要连累我们,你这里地方也不得清净。”那个后生见不是话头,便对小娘子道:“既如此说,小娘子只索回去,小人自家去休!”那两个赶来的邻舍,齐叫起来说道:“若是没有你在此便罢,既然你与小娘子同行同止,你须也去不得!”那后生道:“却也作怪,我自半路遇见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儿,却有甚皂丝麻线,要勒掯我回去?”朱三老道:“他家有了杀人公事,不争放你去了,却打没对头官司!”当下不容小娘子和那后生做主。看的人渐渐立满,都道:“后生你去不得!你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便去何妨!”那赶来的邻舍道:“你若不去,便是心虚;我们却和你罢休不得!”四个人只得厮挽着一路转来。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我一个算命先生,会抓鬼很正常吧小说同好作品推荐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