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算命的准吗算命到底准不准算命的算得准吗我觉得算命不准。
我小的时候,村子里时不时地会有敲着竹马的盲人来村子里算命。
大家围坐在盲人身边,看着他曲起手指,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类的,我们也听不懂。
妈妈在旁人的怂恿下,也给我算了一卦,算的结果是我某某日会有灾,这一天要特别注意。妈妈记下日子,给了算命先生两块钱的卦钱。突然有一天,妈妈想起算命的话,推算起日子,原来已经过去了。她看到安然无恙的儿子,哑然失笑:“哎,都是骗人的。”
村里有个促狭鬼,它在算命先生正招揽生意的时候,指着两个不相干的人说:“你算一算他们是不是两口子?”旁边的人哄堂大笑,笑过之后,都看着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不置一词,只是笑。他的沉默,证明了他没有能力看出二人的关系到底是不是夫妻。
我们小孩子时常讨论算命先生的话可不可信,要是有人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其余的人就会反驳他,并把促狭鬼捉弄算命先生的事讲出来,证明算命先生不会真的算命,只是骗钱罢了。
村里有对夫妻非常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在儿子非常小的时候,就不断地给儿子算命。一切唯算命先生马首是瞻。他们的话能全信吗?听他们信口雌黄,以他们的话为准绳,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吗?独生子长大了,变像野马一样,再也不听爹妈的管教,整日好吃懒做,家里的事,不操一分钱的心,却用家里口粮换来几只竹笛,整日呜呜地吹着,四邻听见了,都躲着走。
信命不算命。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八字里都带着不同的生命信息。但就算我们知道了八字里所携带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之下也无法轻易改变得了自己命运。也许有很多人去找算命师给自己算命改运。而生活中的算命先生一般分为三种人。第一种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一类算命师确实能够准确地将一个人八字里所带有的生命信息看的很透彻。
其二,半瓶子醋,这一类算命师能够说出一个人过去所发生的一些事,也能看到一个人八字里的信息,但既不全面,也不能保证说得完全准确。第三种基本就是假冒的,这种人平时就靠信口胡说,骗人钱财。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第一种,有真才实学的算命师。
但是,这一种算命师不是一般人能够遇到的,或者就算我们有幸遇到了,他们所说出来的话,也许好话我们能够听得明白,但对于我们命运里不顺利的事情,他们确实闭口不谈,或者就算他们说出来了,我们也听不懂。因为,一个人如果真正懂得算命真谛之时,同时也会明白不能够随便给人算命道理。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凡是给人算命的人,其本身自己的命运基本都是非常坎坷,非常糟糕的。
人要信命但不要算命
命运,玄妙之至,有人笃信不疑有人嗤之以鼻。成功的人会说“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遭遇坎坷的人往往却更能体会命运的力量。于是有人说要信命、有人不信命而信自己、有人认命有人却不认命,世人各有主张,但往往随着年龄和境遇的变化,对命运二字的认识也会逐渐变化。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命运呢,“要信命但不要认命”。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知道我们的老祖先一直在探求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水也好、生辰八字也好还是面相等等方法,都是在研究和推算人的发展轨迹或者说发展规律,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命理学的预测方法,我们常将其称为“术数”。
于是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测算人的发展轨迹,也就是“命运”。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命运发展轨迹,只有真正的信了,才能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发展轨迹,知道何时波折,何时坎坷,何时顺达,何时应加速前进,何时应减速慢行,何时韬光养晦,何时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们说的顺势而为。
算命的人“算”得准的原因:
1、算命之人都比较细心,他们能够通过细节观察被算人的反应。
因为在古时候普遍教育程度不够高,但是在生活中又免不了有很多疑问,这些想不通的疑问人们往往就会求助算命先生来解答,平常人是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的,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些表情对于算命人来说就是他们答案的线索,他们只需要顺着被算人的处境来说,基本上都可以满足被算人所处的状态了。
2、算命人说出的答案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在被算人眼中却是准确的。
算命人所说的话,就像一个仅供参考的答案,这些答案是需要被算人自己来核对的,其中有很多个答案点,只要有一个点符合了被算人的状态,他们就会认为算命是准确的。算命人只需要通过观察被算人在哪一方面比较敏感,他就能够知道接下来答案的方向了。
3、算命人善于给被算人心理上的安慰。
人们有迷惑时候去寻找算命人,有时候并不是想要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是需要一个情感上的慰藉。而算命人很懂得被算人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些算命人更像是一个个有实战经验的心理专家,算命人能够通过被算人的每一个动作来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然后再通过一定的交谈,算命人就能通过只言片语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上便是算命人的算命哲学。
透过这些,我们应该能够明白,即使算命还是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他们只是善于研究人类的心理,知道被算人真正想要什么。所以,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算命先生,倒不如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了解的东西多了,有时候自己就能够顿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