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生肖 > 文章页面

谁认识算命特别准的先生,你的后半生会是怎样的命(谁算命算得准)

哪吒转世 一男子被同一 大仙 骗了20多次,咋回事

很多朋友对于谁认识算命特别准的先生和你的后半生会是怎样的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理想主义者悲观厌世怎么办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你的后半生会是怎样的命

以徐志摩的诗为例,分析理想主义者悲观厌世的情怀。

那个,咱们趁早分吧

徐志摩本来与诗是,一无家族渊源,二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却一反往常,不写则已,一写不止,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时期他虽然写了那么多诗,现今零碎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的也仅二、三十首,大部散失掉了。但从尚能见到的有限的诗篇中,也还约略可以窥见徐志摩初期诗作的状况和他的思想印痕。

这时的徐志摩为什么象着了魔似的写诗,他怎么会暴发诗情的?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其次,此时,他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振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象《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

因此,徐志摩对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

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上,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

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现实社会的纷扰,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

《志摩的诗》

1922年秋徐志摩回国后,他的诗情没有中断,继续诗歌创作并公开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集中篇什大都是1922—— 1924年之间的作品,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

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雪花的快乐》是《志摩的诗》开卷第一首,它可算作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

其它如《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等篇,与《雪花的快乐》一样,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它们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正是他的理想主义的内容,因此,这二者往往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这些诗篇也程度不同地蒙上了悲凉的氛围,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茅盾:《徐志摩论》)。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在那些小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给徐志摩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泰戈尔给他取印度名素思玛(Susima)。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志摩的诗》中的《沙扬娜拉》那首诗,就是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徐志摩擅长于抒情诗,同时也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

《志摩的诗》中,有一些是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志摩的诗》中还有一些写景抒情诗,比如《沪杭车中》。

这个诗集就整体看,反映生活的容量是不大的,内容的发掘是不够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并非全是那么积极和健康。但从它的表现技巧看,“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试验。这一时期,是徐志摩诗式的试验期,也是他诗歌技巧的磨炼期,他是在摸索和试验中显露出他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独特风格的。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此外,他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这得力于他的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和比喻不仅与众不同,而且,他能把看来比较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象《毒药》、《白旗》、《婴儿》是三首内含哲理的散文诗,他也使出了艺术想象的本领,依仗这种特别的感受力去描绘事物。

《志摩的诗》有它的特色,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缺陷,也有败笔。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得生涩和矫揉造作,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诗的技巧还不十分成熟。

《翡冷翠的一夜》与《猛虎》《云游》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是他的1925至1927年部分诗歌创作的汇集。这一时期徐志摩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识了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斯)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1925年和1926年,中国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五卅事件与三?一八惨案引起他的“愤慨”和“悲切”,为纪念“三?一八”,他写了《梅雪争春》,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连十三岁的儿童也惨遭杀害。在《大帅》、《人变兽》的诗篇中,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起了“波折”,“流入怀疑和颓废”,认为现在是受罪时期,因此,不少诗篇失去乐观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他诅咒生活,赞颂死亡,要辞别人间去殉恋爱。想象奇特,思想灰暗。当然,这个诗集也还有少量调子比较积极明朗的诗篇。

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

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徐志摩还出个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1931年出版的《猛虎集》,一是由他人编选,1932年出版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1927年后,徐志摩的思想经过“波折”,他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另一方面,他对工农革命又感到恐惧和抵触,他的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绝望。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与现实生活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的秘密”。有的诗歌无病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潮流相抗衡,他竟不顾诗歌艺术的基本要求,将赤裸裸的政治概念搬人诗中,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在极度幻灭和绝望的时候,又仗持尼采的哲学来鼓励自己。

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不论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谈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

“跑野马”的散文

徐志摩不仅写诗,同时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徐志摩一共出版过《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个散文集和一个单篇散文《秋》,计三十三篇(未收集中还有不少)。除《秋》篇写于1929年,其余三个集子的大部作品均完成于1925——1926年间。他的散文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有对人生理想的漫评,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有对往事的怀想和追忆,也对艺术发表见解和评说,有一事一议的小品,也有说长道短的书评。他的散文表现了很强的个性,他的自我思想感情的剖露,哲理和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他的散文的“别一世界”。

第一个散文集《落叶》,完成于他创作的“泛滥”期,共八篇,内容各异,表情达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谈人生,谈社会,谈政治,谈艺术……不受任何约束。首篇《落叶》是在1924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应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所作的讲演稿。他企图回答青年学生提出的如何解决生活的枯燥和苦闷的问题。《落叶》篇贯串其间的是“感情”二字,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的人情”的重要和作用。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就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真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诗篇是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

继《落叶》之后,在1927年和1928年,徐志摩又相继出版了《巴黎的鳞爪》和《自剖》两个散文集。这两个集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写他在1925年出国欧游的所见所感,以及解剖、省察自己的思想灵魂,因此,在“自我”和“感情”这两点上都比《落叶》集更为突出和显露。《巴黎的麟爪》集中的《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吸烟与文化》等篇,是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一类。醇厚的兴趣,活泼的情绪,丛集于笔端,便构成了这类散文的抒情特色了。

郁达夫曾把徐志摩一路的散文家写作的散文的共同特征,归结为“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徐志摩《自剖》集的第一辑《自剖》辑共六篇,大部可以归入这一类。这些自剖性的散文,作者的心胸是畅露的,文笔也是生动的,然而,调子是低沉的,认识是空幻的。

徐志摩的一部分散文,如同他的一些哲理诗一样,具有启迪思考的哲理性,又具有浓郁的诗情,使得哲理和诗情两相融合,这构成了他的散文又一特点。作者在独自领略风光妙处的同时,总在宣扬他那“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的观点。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是显而易见的。

徐志摩散文艺术上另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的不少散文和诗很难严格的区分。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赵家璧:《写给飞去了的志摩》)。是一种诗化的散文,或散文的诗化。徐志摩这种散文诗化的倾向,是与他在接触社会现实过程中,思想产生振动和郁积,而又急于表达的一种“急不可待”情绪的反映。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内观

巫娜-茶界 II

我们人身背脊骨的二十四节,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也等于十二个月。所以当“冬至一阳生”时,尾闾发胀,一路上来,二十四对神经等于一个天梯接起来。这个阳气发动在身上,一消一息“应钟律”,意思是对应十二律历的十二个月,或者十二个时辰,像过气节一样,一节有一节的作用。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血脉等于长江、黄河、溪流样样都有。宇宙间所有的一切,身体内部都有,当然也有很多众生,有细胞也有寄生虫。

譬如天体有北斗七星,我们身上有没有北斗七星呢?有!但是你不要著相,真的北斗七星是什么?就在人的内心、念头、七情六欲。讲有形的人体北斗七星,你看脸上有七个。而且人体很妙的,都是三角形的,密宗有时候画坛城是三角形的,现在我把密宗也给你们公开了。

密宗所谓生法宫,是生命来源的地方,普通叫做海底。海底在哪里?男女都一样,在前阴后阴的中间,就是前面生殖器和后面肛门的中间的三角形地带,不过这么一点点大。这个地方是生命来源的根本,瑜珈把这个地方叫做灵蛇的窟穴,像龙蛇潜伏在那里。没有修道的人,死后它就跟地、火、水、风四大一起化掉了。如果经过修道把握得住,生法宫升起的生命能,可以修成不死不漏之果。所谓不漏之果,是绝对无欲念,由欲界天升华到色界天去了。

我们人体上,外表两个眼睛到鼻孔,两个乳房到肚脐,都是三角形,对不对?这是人体的奥秘,还有七角形、八角形的。懂了人体这个奥秘,气脉的转动就会很清楚了。所以密宗不告诉你,只画图案三角形。那么密宗这个图案怎么来的呢?《易经》和《河图洛书》怎么来的呢?归根结底,应该说是来自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以佛教来说,上一个佛,迦叶佛的末法时代,人类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生命的科学也到了最高峰,可是天地毁坏,留下这些图案给下一个时代的人,慢慢再去研究恢复。所以在人类文化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这个地球又崩掉了,这也就是成、住、坏、空的法则。所以佛道两家要我们赶快修,跳出来这个循环。

我曾经做了一个科学的实验,这里有一位科学家朱文光博士,他把金字塔的图案尺码弄来,用金纸做了一个金字塔模型,完全依照尺度比例制作,差一点都不行。如果戴在头上打坐,身心都特别定,是真的。他说国外曾经做过实验,把这个纸做的金字塔做得小小的,夏天最热时把一块新鲜的猪肉放在金字塔中,不要冰,一个礼拜后猪肉拿出来也不会臭。这个是什么道理?很难讲。假使刮胡子的刀钝了,刮不动了,把它摆在金字塔的正中间,一个礼拜拿出来,刀又可以刮了。所以我跟朱博士讲,你做些帽子卖,专门卖给人家打坐的(众笑),一打坐就“得道”。他光说不练,到现在一顶帽子也没做出来。这个事就是说明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同人体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身体也怪,到处都是三角形,你看密宗画的坛场,生法宫就是三角形。我们人体上很多啊,你们懂了就晓得修道。脸上三角形,两个眼睛到口鼻三角形,两个乳房到肚脐三角形,两个乳房到上面喉结三角形,到处是三角形!下面下去也是三角形。在身躯的底部,肛门与前阴之间有个三角地带,叫做会阴穴,在密宗称为海底,印度的瑜珈术叫做灵蛇穴,是这个生命的灵力活动所在。

所以中国的东西也是根据这个来的,连香炉也是三脚香炉。可是你们现在工夫不到,认为道家守在三角形,自己搞得心痛,胃气不通。所谓“神室中间”,有些道书说“中黄神室”,“中黄”就是中宫,“神室”中间方圆恰好一寸,这个寸不是现在的寸,真正的一寸,学针灸的人知道,有些部位是以自己中指中间一段为标准,道家称这个为一寸三分,每个人身体不同。譬如说喉管三寸也是这样一个量法。

头顶穴叫百会穴,下面叫会阴穴。在密宗这个会阴就叫海底,海底就是会阴。学瑜珈的就不叫海底,叫灵蛇,也叫做灵热,也叫做灵能,有时候这个地方发暖的。据说这个生命的能是深深埋藏在下面,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发动。上天给了我们一个身体,我们没有把这个身体的功用发挥出来,做人几十年,都是用一层假的外表。这个身体的生命的功能,它的会阴和百会,上下这一消一息、一升一降之间,有无比的功能在内。一个人活一辈子没有把它发动,真发动起来这叫阳气发动,要把握住。把握住做什么呢?“校度神明”,一步有一步的效验、效果。这个生命的威力大得很,功用也大得很,所以能够修到袪病延年

“坎中之金,本伏处而在内”,这完全是用阴阳五行八卦来解说的。学过《易经》就晓得,“离中虚,坎中满”,坎卦上爻、下爻都是阴,中间一爻是阳,所以叫“坎中满”。所谓“坎中之金”又怎么讲呢?按照五行的道理,金生水,所以坎中之金是水中金。你们学过算命的晓得除了纳甲,还有纳音,甲子、乙丑是海中金,所以六十纳甲以及纳音,并不是偶然的,大家如果把它参透了,那是最好的一部生命科学,包括了物理、化学。把这些所谓阴阳变化弄清楚了,你算八字差不多有点把握了。

我们世界上有水里金、沙中金、矿中金,还有别的各种金。坎水里有金,这是什么道理呢?在我们身体上坎中之金,为水中的金,就是说腰部以下,因为下部生命属坎卦。不管男女,这个里头有金,这个金是坚固、颠扑不破的,不死之药就在里头。因为我们欲界的生命,譬如人,是从人体下部出生,下部属于海、属于水。密宗、瑜珈也那么讲,这个生命在海底。普通人没有经过修炼,这个海中金永远没有发起过,只是跟着爱欲两性关系向下流走了。就是所谓进入阴门去了,进入地界去了,不能上升到阳门,不能升天,不能升华。至于这个里头的金,人死了就没有了。

说金“本伏处而在内”,这个“伏”字注意呀,埋伏在那里,始终没有抬起头来过。所以印度的瑜珈画一条蛇叫做灵蛇。中国道家则画一只乌龟一条蛇。这条灵蛇永远埋伏在那里,昏沉在那里,如果抬起头来,这个生命就变了。所以坎中之金,“本伏处而在内”,“然内者不可不出”,我们修道就是把本身里头本有之药引发出来,就叫还丹。可惜我们普通人,佛家叫凡夫,平凡地活着,平凡地死去,一生未能把本身的药引发出来。还丹就是要把坎中之金引出来,自己必须要把海底这个东西钓出来,就是“然内者不可不出”。钓出的方法很多,道家、密宗就是用尽办法,要把生命这个东西钓出来。平常它伏在海底,有时做坏事,其实做坏事它也在睡觉,它始终没有清醒过,它一清醒你就长生不死,进而成仙成佛了。

摘编自《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背脊骨为主叫督脉,一切生命都是这里先发展。譬如我们的神经,以背脊骨为中心左右交叉,过去晓得是交叉,与量子力学的变是一样,是一个变化的形态;还有一个变化形态在神经。所以密宗画了很多的图案叫做曼达拉,曼达拉梵文翻译过来就是道场。反正是图腾的标记,是图案。有些三角形,有些四方形。

譬如我们生命的关系到处都有三角,你看自己身上画一画,我们三角多得很。我们两只眼睛下来这样叫三角,到处是三角。整个三角兜拢来是四角方的,整个方的变成圆的这么一个身体。你们画的图,一条线这样交叉也是一个图案。密宗很多的画很好看,这是科学的,科学的图案,但是他们当成宗教崇拜。

密宗讲三脉是三条气脉,即中脉、左脉及右脉。最重要的一条为中脉,是蓝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间,由顶下至海底。海底即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密宗又称之为生法宫,如果是女性的话,海底就是子宫。在中脉的两边,有左脉及右脉,与中脉平行,距离约牛毛的十分之一。左脉为红色,右脉为白色。左脉下通右睾丸,右脉下通左睾丸,女性则通子宫。因为气脉是交叉的,它的路线与神经有关,所以右边病时左边痛;左边病时右边痛。不要认为中脉有颜色,有距离,就认为三脉是肉眼可见的具体事物了,那是不正确的。生理解剖的观点上来说,三脉是看不见的。只有在作静定的功夫时,气脉通了,自己才会见到它们。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中脉,由头顶的囟门,中间靠后脑一点点的地方,与虚空连下来,一直下来通到海底。男性的海底,位置在生殖器和肛门之间,这里有个三角形的地带。所以密宗的“曼荼罗”,画个三角形,四角形,都是身上气脉要点。这时与中脉连起来,从左边下来,同左边的鼻孔有关系,一直下来,通到人体右边的睾丸,这是左脉。右边的头顶一路下来,通到人体左边的睾丸,这是右脉。右脉同肝、胆、肠、胃,有绝对的关联。大便不通啊,肠胃问题,这个右脉是重点;漏丹、遗精啊,同左脉有绝对的关联。

有没有人问,这是讲男的还是女的呢?一样的,没有男女的差别。女性修持到某一个阶段完整了,是一样的,外形没有变,看起来是女性,里头气脉走的路线是一样。女性海底跟男性长得不同,可是那个三角带海底的作用还是一样。

打坐结手印,对生理会产生什么影响?根据物理,万物皆在放射,静坐时结三昧印,则人体神经左右放射能量相互回旋作用,自身即得阴阳交流,导致身体放射的能量减少,自然精神饱满。又如初习静坐者,开始结三昧印,亦有一旦工夫到了某一情况,自然变成三角形的生法官,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人体生命的根元位于下部位(两睾丸后肛门前)的三角地带,密宗称三角形的图记为曼荼罗之一种,曼荼罗意译为道场。人体的生法宫虽然有很多处,但这三角地带的海底轮是很重要的一点。

印度的瑜伽把生命的功能形容成一条灵蛇,这个中脉的根根像一条灵蛇一样,比喻生命灵魂活动像一条蛇,每个人的生命都带着有这个灵蛇。中国道家把它比成灵龟,北方玄武大帝脚下踏的一个乌龟,它这个头都缩进来了,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父母所生的胎儿带来就有这个功能,可是一出娘胎的时候,这条蛇好像躲在洞里死掉了一样不敢出来。所以打坐入定慢慢地修到那个时候,这一条灵蛇就重新上来化龙了,就直接引发生命的功能出来了。那么普通男女的这条灵蛇,有时候也要出洞来玩玩,等到自己这个灵蛇一出洞了以后,你就完了,男人想女人,女人想男人,一个欲念一来,把它又打昏了又回去了,又软了,又躲进洞里去了,他永远是死的,活不起来。

这个灵蛇所发动的那一步功能呢?密宗翻译叫“拙火”,就是生命的功能发动了,由海底发动一上来,所以你打坐坐好了以后,定力中自然有一股力量撑持你,那个快乐安详的乐感就出来了。你说学禅的学密的,修了一辈子这一点都没有发动,你不要讲禅了,那同我的“馋”一样,嘴馋,不是禅哦。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附:人的能量系统

工夫到达“奇经八脉”完全打通,有了“冲气以为和”的境界时,那便有庄子所谓的:“堕肢体(没有身体四肢的感觉),黜聪明(绝对没有妄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此时“中脉”的功能发动,首先便有引伸上下通于无际的觉受,自然而然便呈现“万里青天无片云”的晴空境界。甚至,无论白天黑夜,满天繁星呈现眼前,犹如“掌中观庵摩罗果”一般。平常所有的知觉和感觉状态,一起忘却无遗,所有人我是非等等世俗观念,完全远离消散。

为什么东方世界的净土呈现青琉璃色?青色是深蓝色,佛经上有两个重点须注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时,为何天空也是蓝色的?因为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南天王天的天庭玉阶颜色是青色的,而我们居住在四大洲的南赡部洲。因此,当阳光普照,空气明净时,天空的蔚蓝色就是反映了南天王天庭玉阶的颜色,这个颜色也就是东方净琉璃光的颜色。

其次,如果以修持道理讲,现在许多外道、密宗、其他宗派,都流行讲气脉;其实真正气脉通的话,无论开眼闭眼,随时都在净琉璃光的蓝天色中,修行能到达这个境界,就有像了。别以为身体上有东西东转西转,像老鼠在身上东爬西爬,这里感觉、那里感觉的就是气脉,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经,还不是精神呢!

真正到了时候,十方三世诸大菩萨都要经历这个净琉璃光世界,都要有药师佛的加庇才能成就。

目前,佛教经典普及,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已无所谓秘密,大家乱讲气脉,乱讲功夫,几乎都走入魔道。如果你们听了这个佛法最高的奥秘,也去假想蓝天,那么你也入魔道了。呈现净琉璃蓝天色,那是自然的,并非假想而来。

药师佛像大多绘成蓝色、天青色,为什么?这就是密,因为一个人修道学佛,修到气脉、中脉完全通了,父母所生肉身转化了,他的境界永远是天青色,所以佛像是蓝色的。

不过,如果真有一尊天青色、内外透明的活佛站在你面前,你怕不怕?我看你吓都吓昏了,夜里黑漆漆地坐在那里,一看,一定吓死。平常药师佛啊!药师佛!这个时候就是“我的妈呀!我的妈!”

实际上,修持到家,气脉通了,就是非常庄严、清净的颜色。研究科学的人就知道,你们在中学大约也作过实验,七色的变化是有程式的:红、橙、黄、绿、蓝、靛、紫。

藏密的药师佛像,不是天蓝色的吗?修成功了就是天青色,像晴天,一点浮云都没有。真正修到色身报身成就了,气脉通了,随时都在万里晴空无云中,不是在白光、金光中,始终内外都是万里无云,绝对的清净、干净,蓝色代表绝对的清净、干净。

我不晓得台湾有没有这样的地方,我没有多走,本地同学应该知道。我们江南,尤其江浙一带,杭州以下,一直到金华,所谓万里云山入眼中,山青水绿。我们小时候看水是绿色的,青山绿水。水不流动,死的,也是绿的,但绿得可怕。我们那里的水是清的,一清到底,溪水下有多少鱼在游,多少沙子,都看得一清二楚,清澈见底,那真是水绿山青,典型的江南风景。

山青水碧,青色表示内外通体透明。有些人拼命讲密宗,讲气脉,讲任督二脉通了。人的任督二脉通了,已经无病了;中脉通了,昼夜都在水绿山青境界。

像这样内外清净透明,无杂念,无妄想,才真正称得上是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同时还要自己供养药师佛。

--《药师经的济世观》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梵天是什么天?我告诉诸位,根据佛法,是青天,是蓝色,是密宗画的药师佛那个青色,像碧海一样。我干脆把密宗的秘密都告诉你们,气脉真通了的人,自己身体的内部,一天到晚都在梵天的青天中,同药师佛那个身体一样的。那就是中脉通了,中脉无脉,不是有形的血管。到了这个境界当然祛病延年。当然不是人变成了蓝色的,你看了怕都怕死了,还可能有肝病。那境界是万里青天,一点云都没有,那当然无念。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任脉和中脉很接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张纸那么薄。印度讲的左、中、右三脉是在一个平面上,而中国道家讲的任脉在前面,督脉在后面。其实道家也讲左右脉,就是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只是一般不太注重而已。心脉如果完全打开了,自己静坐的时候,会听到像爆炸打雷一样的声音,很可怕的。海底轮和脐轮打开的时候都不会有这种声音。

中脉的气是蓝色的。那个蓝色就是“万里青天无片云”的那个青色,几乎接近于黑了,但也不是黑色,也不是偏绿色的蓝。那个颜色,就像你站在喜马拉雅山顶上看到的那个天,或者云南西边夜里的那个青天。

中脉真正打通的人,顶轮一定都打通了,自己会觉得空了,看见的现象是青青的天,满天星斗,天上的太阳月亮的运动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个看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说你有那么个境界。

中脉没有真正打开的人,也可以观想到蓝色,而且那个观想的蓝色可以扩大可以缩小。比如我们现在观想北京城,有的人想的是大的景象,有的人心很细,想的是家里桌子上的一支笔。观想到的蓝色也是一样的,都是意识状态,是假象。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若是真气脉来,则一身融化,清净圆明,光明一片,始为真拙火、真气脉。真正中脉通了,真可以气住脉停,身体无丝毫觉受;如果还有身体有觉受,则还不是真的通;到真通时,观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如梦如幻,自性清净。

--《习禅录影》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有一派学密宗的人,攻击中国的道家是外道,只有密宗才是正的。我这个人素来喜欢打抱不平,当着西医我就说中医好,当着中医我说西医对;当着密宗我说道家比你们高明,当着道家说密宗比你们完整。所以我一辈子四方八面都挨骂,反正不讨好。我觉得偏见很可怕,因为各家有各家的道理,是你没有融会贯通。这个三脉七轮是以中脉为主,有的学密宗的,认为中国奇经八脉没有中脉;我说奇经八脉有中脉,中脉在《黄帝内经》叫冲脉,《内经》上这个“冲”,实际上也就是这个“中”。

瑜珈密宗所讲的中脉是由海底起,通头顶梵穴轮,打通了就和宇宙相通,等于庄子的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很多人,不论学佛学道的,都认为自己的中脉已经通了,这是不能开玩笑随便说的,现在我先把学理根据告诉诸位。我必须要先声明,我没有通哦!真正脉轮一节一节通了,一定有一节一节的象征,有一节一节的作用。脉轮通了他本身的神通智能一定具备,那不是开玩笑的。你身上发胀了,不要自认为气脉通了,这是个科学,不是凭你自己的想象。

现在很流行讲气脉,气脉怎么样才是真正的通呢?许多人是在身上搞感觉状态,认为气走到那里,像虫爬一样,有股东西在动,或者发烧等等是气脉通了,但都不是,那只能叫“凡气通”。这个名称是我创造的,意思就是感觉状态,比普通感觉加强了一些,但不是真正的气脉通。

我们打坐还觉得有身体在,还有气脉的感觉,就说奇经八脉都在通啊!放光动地啊!证明你还没有忘身。就算是你忘掉了身体,还只是初步,这个肉身还没有脱胎换骨。能脱胎换骨变化了以后,就算是老人的身体,也会骨节柔软得像婴儿。

有些学密的人,不承认督脉与中脉的关系,但是瑜珈术不同,瑜珈术认为中脉在背脊骨这个骨髓的中心,细如牛毛,讲得有形有象。真正脉轮通了的人,不要闭眼,自己身体内部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叫做内照形躯,也叫内视。内视就是反转来看自己,透视自己的血液流动,以及内部各个地方,都看得清楚。

关于这个气脉的通畅,三脉七轮如何打开,七轮打开以后就是中脉通了,密宗认为中脉通了是第一步成功,不算是道哦!今天就是给你小周天、大周天、奇经八脉、三脉七轮,都搞通了,也不算道,这只是助道品的初步,才有个基础而已。换一句话说,学禅学佛的人这样才可以进一步谈禅定了。不然你定不了,你身体的障碍化不掉,不能脱胎换骨。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随喜转发

还记得有一年春节之后,老妈带我去找了一个半仙,给我掐指一算,报了一下我的生辰八字之后,那个半仙说,我后半生的命运很好,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可以吃穿不愁生活无忧,然后又说了一些很好听的话,自己站在旁边是左耳进右耳出,结果老妈乐呵呵的给了人家50块,瞎子算命赚钱真容易,这是我唯一想得到的!

对于我的后半生,我的想法是不需要有一些大起大落,我希望自己的后半生可以平稳安定一点,随着年华自然的老去,然后可以和老伴一起相守到老,后半生的命里不求大富大贵,小富即安的命也不错,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健康的长大,能够考上211或者985的更好一点,很多事情自己也并不太强求,对于算命先生说的一句话我还是比较认可的,那就是后半生的命里,希望自己吃穿不愁生活无忧,但愿这个掐指一算的人算的比较灵吧!

关于本次谁认识算命特别准的先生和你的后半生会是怎样的命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1985年,此人聚众称帝,攻下县医院当皇宫,40位女护士全封为妃子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