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描写意境的四字词语桂林日月塔里算命看风水的准不准彩调的艺术特色有哪些1.高雅有意境的四字成语
空谷幽兰、典则俊雅、冰清水冷、纯一不杂、高情逸态、冰清玉洁、郢中白雪、才望高雅
一、空谷幽兰 [ kōng gǔ yōu lán ]
【解释】: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译文】:山谷中优美的兰花,真想象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的才学高深之人。
二、典则俊雅 [ diǎn zé jùn yǎ ]
【解释】:端庄高雅而标致。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一切张罗款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凤姐]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
三、纯一不杂 [ chún yī bù zá ]
【解释】: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出自】:近代鲁迅《“题未定”草》:“东林党也有小人,古今来无纯一不杂的君子群。”
四、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解释】: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自】: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译文】:我只有伯陵才能过人,高尚其志,以善其身,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不以细行。
五、才望高雅 [ cái wàng gāo yǎ ]
【解释】: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译文】:陆初才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不是平常人所及
2.优雅唯美好听有诗意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优雅唯美好听有诗意的四字成语有:盛夏光年、染指年华、歌尽倾君、伊人夕岸、风华流沙、沧桑年倦、红尘画卷、千秋几世、如烟若梦。
1、盛夏光年【shèng xià guāng nián】
释义:盛夏,时令节气名词,其实就是仲夏。古时分孟,仲,季。分别就是那三个月中的一个月,是夏天里最热的时候。这时也是很多水果和蔬菜成熟的时节。盛夏时节,天气炎热,老人孩子容易中暑,因此,在生活中应该通过科学膳食,合理消暑,保持身体健康。“光年”是指在这个时光,这个年纪。
例句:正是盛夏光年,你我相识相伴。
2、染指年华【rǎn zhǐ nián huá】
释义: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南朝宋鲍照《登云阳九里埭》诗:“宿心不复归,流年抱衰疾。”唐黄滔《寓言》诗:“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元张可久《殿前欢·离思》曲:“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一章:“后此扫叶焚香,送我流年,亦复何憾!”
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人一年的运气。宋苏轼《次韵子由东亭》:“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至如此。”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五:“小二黑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六壬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
3、歌尽倾君【gē jìn qīng jun】
释义:一首歌演唱完毕,青春岁月全部托付给了所爱之人。
例句:舞台上的虞姬一生歌尽倾君。
4、伊人夕岸【yī rén xīàn】
释义:伊,以前用于女性的第三人称,等于现在的“她”。伊人:那个人(女性)。那个人(女人)站在夕阳下的岸边。也作为省略句,心情词。感叹时光流逝,伊人,美人夕岸,近晚。美人迟暮。又或者心里的人儿远离自己。
例句:眼看伊人夕岸,却无可奈何。
5、风华流沙【fēng huá liú shā】
释义:风华,是指年纪正当最美好的时候。流沙,简单地说就是沙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也就是可以流动的沙。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出现在地基不稳的沙漠,当有重物置于沙体之上,就像沉底一样,沉到底部。在这里指最好的年纪就像沙子一样,很容易流失。
6、沧桑年倦【cāng sāng nián juàn】
释义: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语本晋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唐储光羲《献八舅东归》诗:“独往不可羣,沧海成桑田。”明刘基《惜馀春慢·咏子规》词:“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已。”
例句:生命依旧年轻,却经历了大起大落,想想感到沧桑年倦。
7、红尘画卷【hóng chén huà juàn】
释义:红尘是指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红尘百戏,佛教指人世间看破红尘。红尘常见名称,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
例句:回首红尘画卷,爱恨都在其中,淡然忘之了。
8、千秋几世【qiān qiū jǐ shì】
释义:千秋是指,千年,岁月久远,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千秋,指千年时间。形容时间很长。语出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感叹人生能有几回合。
例句:帝王纵然权利盖天,又能千秋几世。
3.求描写意境的四字词语1.傲雪凌霜春寒料峭
2.秋月春风桃红柳绿
3.一叶知秋眠云卧石
4.莺啼燕语秋月春花
5.丽藻春葩花香鸟语
6.鸟语花香云淡风轻
7.雪胎梅骨鹤唳华亭
8.日薄西山桂林杏苑
9.莺歌燕舞似水流年
10.五彩斑斓光风霁月
11.水月镜花落花流水
12.晓风残月仙露明珠
13.春光明媚钟鼎山林
14.暗香疏影满园春色
15.云山雾罩草长莺飞
16.傲霜斗雪春意盎然
17.流水桃花亭亭玉立
18.万紫千红红袖添香
19.一衣带水江山如画
20.傍花随柳柳暗花明
21.暮云春树傲雪欺霜
22.松茂竹苞流水落花
23.姹紫嫣红湖光山色
24.仗马寒蝉春暖花开
25.仙山琼阁
描写自然景色的四字词语?
1.冰天雪地
2.万紫千红
3.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
惨景象
冰天雪窖
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处是冰和雪。形容极为寒冷的景象
百花争妍
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裁月镂云
裁:剪裁;镂:雕刻。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
绘的新巧。
触景伤情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
断壁残垣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断井颓垣
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饿殍遍野
殍:
人饿死后的尸体。
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
惨景象
鼓乐齐鸣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好景不长
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禾黍故宫
宫殿成了农田,长满禾黍。形容亡国破败的景象
红装素裹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
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花朝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
生的感触
即景生情
指由眼前景象触发某种情绪、感想
棘地荆天
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见景生情
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某种联想或感慨,也指随机应变
苦雨凄风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柳绿桃红
形容美丽的春景
柳烟花雾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绿暗红稀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马如游龙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满目凄凉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绵延不断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
的悲惨情景。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4.优雅有诗意的四字成语1、清雅绝尘
【拼音】: qīng yǎ jué chén
【解释】:洁净高雅,一尘不染。
【出处】: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举例造句】:我有一帮清雅绝尘的小朋友跟着,怎么能不活力四射呢?
2、雅人清致
【拼音】: yǎ rén qīng zhì
【解释】: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同“雅人深致”。
【出处】:清·梁章钜《浪迹续谈·不食物单》:“《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致。”白话译文:所讲的烹调方法,都是一些平常蔬菜并没有山珍海味,保持了不俗之人的品性。
3、高谈雅步
【拼音】: gāo tán yǎ bù
【解释】:高谈:广博无拘束的谈论;雅步:文雅的举止。无拘无束地谈论,举止文雅。
【出处】:晋·陆机《百年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白话译文:坐着装饰华丽的车马无拘无束地谈论,举止文雅。
4、温文儒雅
【拼音】: wēn wén rú yǎ
【解释】: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
【举例造句】:从他的相貌、神气和言谈、举止看,也很温文儒雅,不带一点儿草莽英雄模样。
5、温文尔雅
【拼音】: wēn wéněr yǎ
【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白话译文:这个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怎么可能会是贼呢。
【举例造句】: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
5.四个字的唯美意境词语四个字的唯美意境的词语有:
1、繁华似锦:繁华似锦同繁花似锦锦就是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事物。
造句:酒店矗立于景色优美的公园内,尽览维也纳繁华似锦的城市美色。
2、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造句:面对困境大家都叫苦不迭,只有他一个人安之若素。
3、烟花易冷:意思就是爱情就像烟火一样,只有一瞬间的美丽,美丽过后,就是无尽的黑暗。心像烟花一样,绽放完美丽以后就心冷了。
造句: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而你再问我是否还在等。
4、念念不忘: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造句:身在他乡的老诗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
5、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造句:人生不过是一个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过程,对每一个自己来说,任何人都是“局外人”。
注意事项
1、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431373863成语的来源,不能望文生义。
2、辨清成语的感***彩。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注意其感***彩,以便正确运用。
3、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4、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5、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6.有意境的四字成语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结构】偏正式。
【用法】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辨形】源;不能写作“园”。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例句】
(1)那种幻想中的所谓~;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2)这里林木葱茂;花香四溢;环境优美;居住此地;大有~之感。
一般参加旅行社的组团游都有购物环节的,虽然已经明令禁止,但很难禁绝。桂林的旅行社带游客购物一般去:玉石店、中药店、刀具店、奇石店、竹纤维制品店、土特产店、还有各色寺庙等等,那些店里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质劣价高,是店家、导游、司机勾结起来赚黑心钱。所以外出跟团旅游,不要听信廉价团和低价团,要仔细阅读你跟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避免上当受骗。
如果已经参团了,进店也要小心,浪费时间已经没办法了,就不要再浪费钱了,也没必要跟导游争吵,保存好证据,完了投诉他就行了。
摘要: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是广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接下来本文将详细的介绍彩调剧的艺术特色,一起来看看吧!彩调,原叫“调子”。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调子戏”;百色和南宁等地区则称为“大采茶”、“嗬嗨戏”、“咿嗬嗨”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参加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一.彩调剧的历史起源
早年,广西各地流行采茶歌、彩灯一类歌舞,但并未形成为戏剧。在流传期间又吸收了广西桂北民歌、小调而逐渐丰富。清道光年间,调子艺人就在桂北各县及桂南的新宁州(今扶绥县)开馆授艺,以传授和演出调子为生,逐渐成为职业艺人。清光绪年间,调子由北向南流传,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并继续向南方传播。清道光、光绪年间,湖南移民大量迁徙贵州北部各县,将调子(湖南南部花鼓戏的别称)传入广西,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源于花鼓戏又有别于花鼓戏的彩调剧。受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调子戏渐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戏”发展成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桂北农村出现了“七紧、八松、九快活”即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通过他们在游村走寨和节日庙会的长期演出,积累了《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三看亲》、《讨学钱》、《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戏”,(即所谓“三十六出江湖调”)。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四大名旦”:吴老年、潘发甫、梁如山、刘芳四;“鬼脸王”周朝纲;“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彩调艺术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辛亥革命后,彩调从农村地坪进入城镇戏台,“过山班”发展成二、三十人的同乐堂、萃乐堂、群乐园等半职业性的调子班。此时,原有的36出“江湖调”已难满足观众的要求,艺人们就根据小说和民间故事编演《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打烂瓢》、《恶媳变牛》等“大调子”戏。同时,艺人为谋生计,也创编了不少“对台戏”,如甲班演《娘送女》,乙班就编演《女送娘》,乙班演《三看亲》,甲班就编演《四女相亲》等。这样对台竞演的结果,既丰富了彩调的剧目,也促进了彩调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彩调剧目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家庭伦理和神话故事的小戏,传统剧目约500余出,记录成剧本的有344出。
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玉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区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对彩调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965年,广西彩调剧团编演了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并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二.彩调剧的艺术特色
歌舞并重,尤其在“三小戏”中更为突出。音乐唱腔分腔类、板类、调类三种。同一曲调,可以根据行当、人物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变化,有“调多共用,板腔细分”之说,如:腔类按行当定名的有老旦腔、摇旦腔、小生腔、旦脚腔、丑脚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强盗腔、和尚腔、神仙腔等;按劳动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梳妆腔、饮酒腔等。板类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类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些曲调,如鲜花调、渔鼓调、零零落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管乐,以调胡为主要乐器、还有扬琴、琵琶、三弦以及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锣鼓点常用的有“一条龙”、“三点头”也叫“长锣”、“一钹”、“三钹”“四钹”等。
彩调表演中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矮子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手帕、彩带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最主要的一件,扇花的舞姿也有数十种之多,如:三打五动、圆球扇、高低扇、蝴蝶扇、遮羞扇、摆扇、摇扇、抛扇、滚扇、波浪扇、合璧扇、反接扇等。表演中可将扇子当作扫帚、雨伞、划桨、撑篙、刀枪,真可谓万能道具。
各行当的亮相也称“亮台”,作多达十余种。有台角亮相、开扇亮相、抬扇亮相、压扇亮相、侧面亮相、遮羞亮相等。小生和旦角常用的亮相动作有金鸡独立、伏虎卧龙、醉仙卧枕、回头望月、秋波回顾等。
三.彩调剧的角色行当: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四.彩调剧的表演形式
彩调剧的表演是包括唱、念、做、舞四功五法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做与舞的表演。由于彩调演出的是以“三小戏”为主的载歌载舞的36出江湖调,在表演中的手、眼、身、步法,基本贯串于彩调的“矮步”、“扇花”之中,所以说,“矮步扇花”即是彩调最具特点的表演艺术。彩调的矮步扇花,在各个行当中都有不同的表现身段。
五.彩调剧的唱腔
彩调音乐十分丰富,其唱腔属联曲体,分为腔、板、调三大类。唱腔旋律以七字上下句为多,四段一首的唱腔旋律次之。用十三韵脚和柳州话演唱,俗称“豆腐块”状音乐。据不完全统计,彩调唱腔曲牌共289个,其中唱腔251个(腔类172个,板类10个,调类69个)曲牌29个,锣鼓牌8个。皆着重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曲调可根据人物性格、行当、感情及剧情需要来体现特点。如表现行当的唱腔有[小生腔]、[摇旦腔]、[丑角腔]、[旦角腔]、[娃仔腔]、[老生腔]、体现人物身份的唱腔有[相公腔]、[和尚腔]、[强盗腔]、[媒婆腔]、[瞎子腔]、[蠢子腔]、[算命腔]、[仙腔]等;表现人物在劳动中的各种行动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梳妆腔]、[饮酒腔]、[敬酒腔]等;表现人物各种思想感情的有[五更叹郎]、[哭板]、[骂板]、[诉板]、[优腔]、[三板优腔]、[阴腔]等。柳州彩调独具一格的唱腔有五大腔口,即[四平腔]、[诉板]、[正十字]、[哭板]、[梁氏腔]。这五大腔口在彩调戏的大型剧目演出中是少不了的。[四平腔]是柳州彩调唱腔的“腔王”,此腔有[慢四平]、[快四平]、[高四平]、[低四平]、[越调四平]等五种,并互相结合使用。[诉板]也有[慢诉板]、[快诉板]、[高诉板]、[诉板头]、[起板头]等五种。[哭板]则有[散板头]两种。五大唱腔皆具有结构严谨、音型流畅、行腔平衡、字正腔圆、说唱结合的特点。
六.彩调剧的音乐
彩调音乐的发展,不仅依赖本身的音乐特色,而且与兄弟剧种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湖南花鼓戏、广西桂剧及文场,对彩调音乐的发展起到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如柳州文场曲调中的[瓜子仁]、[鲜花调]、[一匹绸]、[玉美人]、[跳粉墙]、[杭州红]、[跌断桥]、[月调]等与彩调的[小四景]、[雪花飘]、[一匹绸]、[跳粉墙]、[到春来]、[红绣鞋]、[月调慢四平]十分相似。又如彩调唱腔中的[刘海腔]、[一喳课子]、[梁氏腔]与湖南花鼓戏的[比古调]、[卖杂货]、[多情调]也很相似。柳州的桂剧音乐对彩调的锣鼓曲牌影响较大,是由于彩调过去没有宫廷剧目,后来移植演出的宫廷戏,又多是桂剧移植,故而就从桂剧曲牌音乐中移植,如[六毛令]、[风入松]、[急三枪]、[小拜年]、[流淘沙]、[哭皇天]、[古平]、[巴山调]、[节节高]等桂剧曲牌,在彩调剧的演出中,也逐步演化为彩调的音乐曲牌了。
七.彩调剧的剧目与剧团
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民初起即有“林家采茶班”、柳城靖西“八仙班”、柳江简都“谭家班”、柳州市郊区“黄村调子”、“长塘调子”、“群乐园”、“艺乐堂”、“同乐茶社调子班”、“桂乐调子班”等。彩调剧进入城市安家落户,在城镇的发展也更为迅速,近年来,除著名的《刘三姐》外,彩调工作者还创作了《隔河看亲》、《二女争夫》、《王三打鸟》、《王二报喜》、《梦里听竹》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1994年广西彩调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哪嗬咿嗬嗨》被专家誉为广西戏曲艺术上继《刘三姐》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八.彩调剧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彩调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刘三姐》等优秀剧目的上演,扩大了这一剧种在全国的影响。然而,广西彩调当前已陷入因为没有演出市场而难以为继的困境中,知道和了解彩调的人越来越少,数百家彩调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纷纷解散,仅剩的广西彩调剧团、柳州彩调剧团和桂林彩调剧团等寥寥几家专业剧团,业余彩调队伍的数量大幅下降,维持艰难。彩调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